昂貴醫療?

 ■吳重達

 越來越多病患在與醫師論及手術時,會主動詢問:「需要自費嗎?得準備多少?」或主動要求用自費藥品、醫材,「錢不是問題。有保險為後盾,為孝順長輩,借錢也得借…」云云。
 有一個小笑話,說台灣某地某醫院有2位同科的出名醫生,1位常要病患花錢,外號叫「某自費」;另1位盡量撙節,盡可能為病患用健保,被稱為「某健保」。聽說2位的病人數不分軒輊呢!
 常聽到的說法:「健保的東西比較不好。」其實,健保使用的東西是全世界都在使用的;歷經幾十年,追蹤使用結果良好才採用的。以人工關節為例,健保給付的都屬經過時間驗證,結果良好,併發症、後遺症少的廠牌;反而某些自費品項只有短期追蹤報告而已。
 問題是,現代科技發展實在太快,新的東西一直在市場出現。當然要努力拓展市場,否則公司得倒閉的。新東西當然有其必備的優點,例如互鎖式鋼板、反向式全肩人工關節…等,而這些東西價格都不低;官方的健保應變腳步較慢,還未納入健保前就叫病人自費了。
 有些東西並不具「積極治療效果」,當然不被健保列入給付。最出名的例子:葡萄糖胺、玻尿酸、自體血小板注射。可是,「關節炎」病患還真不少,市場實在大,健保限制多;不給付,那就請自己出吧!最近更流行「再生治療」,也打開另一個自費市場呢!
 現代資本主義、商業化的社會,使得各行各業都避免不了金錢的影響;加上醫療工程、醫療生技令人眼花撩亂的發展,造就了目前台灣醫療的現況。有感於身陷如此洪流,身邊好幾位了解內情的醫療工作者,自己深感「我為魚肉」的狀況,都主動去加重保險。醫師聞訊,也只有苦笑、搖頭嘆息的份呢!
 (作者/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顧問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