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Views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中醫治療
◆陳俊銘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是指股骨頭細胞失養壞死,因而軟化塌陷,造成整個髖關節破壞的一種疾病。由於股骨頭的供血不足或中斷,導致骨細胞因為失養而死亡,使得股骨頭失去原有的結構及支撐力量,而在其負重部位產生塌陷,使股骨頭逐漸變形,髖關節持續發炎,最後導致整個髖關節的退行性病變。
造成股骨頭壞死的原因為:
1.外傷性:此為最常見的病因,由於經歷股骨頸骨折或髖關節脫臼後造成血管破壞而形成。
2.非外傷性:如類固醇的使用、酗酒所致。
3.原發性因素:約有10-15%的病人,沒有明顯的創傷也沒有相關的疾病會導致此病,目前研究則傾向與遺傳有關。
常見症狀如下:
主要的臨床表現為髖關節或大腿內側間歇性疼痛,且疼痛會因為行走,負重而加劇;後期因疼痛導致肌肉痙攣和髓關節度變形,患者還會有下肢活動受限(尤其內旋與外展)、關節僵硬等症狀。
目前常用的分期如Ficat於1985提出:
0期無疼痛,X光片正常,骨掃描與磁振造影出現異常。
I期有疼痛,X光片正常,骨掃描與磁振造影出現異常。
II期(過度期) 有疼痛,X光片見到囊性變或/和硬化,骨掃描與磁振造影出現異常,沒有出現軟骨下骨折。
III期有疼痛,X光片見到股骨頭塌陷,骨掃描與磁振造影出現異常,見到軟骨下之塌陷。
IV期有疼痛,X光片見到髖臼病變,出現關節間隙狹窄和骨關節炎,骨掃描與磁振造影出現異常。
日常保健如下:
1.戒菸:抽菸的尼古丁會影響微小循環,也降低再生能力。
2.不潛水。
3.不用類固醇。
4.避免要負重的運動(如跑步),也可使用柺杖減輕髖關節的負擔。
5.注意營養。
中醫治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主要以滋腎陰,補腎水,行氣活血化瘀為主,腎主骨,腎水足,則筋骨壯。臨床可以左歸丸和六為地黃丸、桃紅四物湯,加減川牛膝、丹參、川七、赤芍、龜板、阿膠、杜仲、巴戟天、肉蓯蓉、補骨脂、骨碎補、續斷等。配合針灸,頭皮針可取額旁三帶、百會、腰、髖等處;耳針可取髖、臀、大腿、心血管皮質下等穴位,改善股骨頭周圍循環;眼針可取肝、腎、下焦等;體針可取阿是穴、圍針髖部、秩邊、環跳、委中、崑崙、懸鐘、陽陵泉等。配合小針刀,於髖部按壓,找出條索狀硬結塊,運用小針刀,鬆解局部沾黏組織,改善髖部血液循環,加強股骨頭血液灌流,改善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