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濕內蘊肥胖 破除4迷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43歲張先生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又因工作長期應酬聚餐,2年前體重達到130公斤,眼睛腫脹、視物模糊扭曲,診斷為長期血糖過高導致視網膜初期病變,若嚴重恐失明。張先生到衛福部台北醫院中醫科就醫,透過健康飲食及運動控制糖尿病,體重下降了,醣化血色素從7.8降至最低5.1後,並長期維持在5.6上下,現在體力越來越好。
 台北醫院中醫郭建志表示,正常醣化血色素為4.7~5.6,張先生檢測數值最高達到7.8,且身型肥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罹患時間長短有關,再加上有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的危險因子,視網膜病變更加惡化,做好適當的體重管理與控制血糖是相輔相成。
 郭建志說,中醫將肥胖主要分為2大類型,1種是痰濕內蘊,1種是氣虛。其中痰濕內蘊:形胖大,多因飲食失調,或長期食欲亢盛,或偏食膏粱厚味,甘美甜膩食品,脾運失健,助濕生痰,痰濕流注肌體,形成肥胖;與先天因素也有一定關係。張先生常喝酒應酬,即屬痰濕內蘊的類型。
 而氣虛型:體形胖大,少氣懶言,動則自汗,怕冷,面浮虛腫,食納稍差,神疲嗜臥,舌淡苔白,脈細弱。
 對於張先生痰濕內蘊類型的肥胖體質,郭建志建議要破除4迷思:
 迷思1:先吃肉,再喝湯,飯後一盤水果剛剛好?
 中醫治糖尿病分上消、中消、下消三階段,指的就是多渴、多食、多尿,這3多症狀處理好,達到滋陰補腎,血糖就會穩定。建議改變飲食順序,先吃低熱量水果,再喝湯,先吃肉再吃菜,感覺8分飽就剛剛好。
 迷思2:不管中藥西藥,只要能控制血糖、體重下降就是好藥?
 控制血糖要從生活飲食與運動調整最佳,建議培養良好的生活作息,及搭配醫囑、均衡飲食、少吃多運動。
 迷思3:少吃這餐的份量,挪到下一餐吃並不會胖?
 三餐不固定、暴飲暴食是無法控制血糖,後果還可能會導致更胖、注意力不集中,建議要定時定量,吃少量澱粉、大量青菜。少吃精緻醣類或加糖的珍奶、蛋糕、麵包、餅乾、泡麵、鍋貼、甜食及油炸高脂肥肉、動物外皮與高膽固醇類的東坡肉、雞皮、炸雞排、炒花枝。
 迷思4:水果含有高纖維,用來代替正餐也不會胖?
 鳳梨、芒果、蕃薯、南瓜、山藥等瓜果蔬菜,因香甜、含糖量高也不能一次當作正餐,應該要均衡飲食搭配,食物多搭配吃高纖低熱量的蔬菜類,或吃芭樂、火龍果、蕃茄等低熱量且有飽足感的水果類;掌控每一餐攝取的總量、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