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佳音 中研院首創合成嗜甲醇菌

中研院18日舉行記者會公布最新研究成果,由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右2)帶領的研究團隊近期首創合成嗜甲醇菌,可利用由溫室氣體轉化成的甲醇,來生產各式高價值含碳化合物,研究登上世界頂尖期刊「細胞」(Cell)。
(中研院提供,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帶領研究團隊近期首創合成嗜甲醇菌,可利用由溫室氣體轉化成的甲醇,來生產各式高價值含碳化合物,為碳循環開闢更多可能性。
 中研院表示,天然環境中有天然嗜甲火完菌能將溫室氣體甲火完轉化成甲醇,也有天然嗜甲醇菌可將甲醇變成菌類需要生長的養分。但兩者都難以被改造應用,因此全球科學家競相投入研究。
 然而,廖俊智研究團隊率先突破,將常見的大腸桿菌改造為合成的嗜甲醇菌,此菌可利用由溫室氣體轉化成的甲醇,來生產各式高價值含碳化合物,像是化學品、藥品及燃料等。
 中研院指出,合成嗜甲醇菌具有工業發展潛力及深度減碳價值,目前將溫室氣體轉化為甲醇後,針對甲醇的化工處理方式,不僅製程有限,還須顧及環保標準,而合成嗜甲醇菌,正有可塑性高、對環境友善等優勢。
 中研院也說,未來可望透過基因工程進一步擴充其功能,將甲醇轉化為遍及人類生活的化學產品,像是原料藥、抗癌藥、燃料、人造樹脂材料以及生物可分解性塑膠材料等,也可使甲醇取代醣類成為生物工程的原料,避免占用糧食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