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失智人口每年增加1萬7千多人,隨著失智人口增加,失智者遭受財物損失及詐騙案件也隨之上升。為此,台灣失智症協會21日推出一套幫助金融業了解失智症民眾的金融指引工具書,並鼓勵金融機構的員工,留意民眾是否有失智症前兆,減少失智患者被詐騙的風險。
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表示,隨著失智人口增加,失智者遭受財物損失及詐騙案件也增多,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29萬人,每年增加1萬7千多人,且多為極輕度跟輕度失智者,這些人正是遭受財物損失及詐騙的高風險族群。
台大醫學院神經科教授邱銘章表示,在失智症領域服務20多年間,見了許多因處理失智者財務問題而引發手足鬩牆、親子對抗,甚至為了爭產而鬧上法庭等家庭倫理悲劇。
他指出,大部分失智者發生財物損失時,往往錢都拿不回來了。因此時間是後續法律訴訟的最重要因素,如果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將更可能被法院判定為因失智症而被財務剝削或詐騙的案例,而獲得後續保障。
為守護失智者財產權益,台灣失智症協會策劃出版失智友善金融書籍《別讓樂齡變成「樂零」!如何照顧失智者的荷包,金融人員的必修照護課》,幫助金融業了解失智症民眾,鼓勵金融機構的員工,留意民眾是否有失智症前兆,減少失智患者被詐騙的風險。
台灣失智症協會強調,希望推廣此書到政府部門以及銀行業、保險業、信用合作社及同業公會等,期望台灣能向日本學習,金融機關將這本書籍作為內部教育訓練的重要教材,金管會也能針對財物損失高風險族群制定法規與制度,讓金融人員成為照顧失智者荷包的第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