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少年89kg 已有脂肪肝

醫師戴季珊指出,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孩童大多無症狀,透過血液肝功能與生化檢驗可作為初步篩檢,影像學檢查則可以利用超音波追蹤。(記者陳柏翰攝)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1名13歲少年,過去1年多因升學壓力又遇上疫情,幾乎整天都待在室內,三不五時就藉由吃零食放鬆,體重直直升直達89公斤、BMI值為31.5。由於他每天睡8-10小時還是經常喊累,求診後檢查發現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
 收治個案的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戴季珊指出,上述個案透過身體檢查,發現其頸部及腋下有明顯的黑色棘皮症,腹部有肥胖紋;且抽血顯示肝臟指數ALT(GPT)上升至81U/L(正常40以下),超音波呈現嚴重脂肪肝,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肝炎的因素後,診斷為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和肥胖息息相關,戴季珊說,肥胖是最常見的兒童肝病成因,因過多脂肪堆積於肝臟所造成的慢性肝臟疾病,盛行率約占整體兒童與青少年族群的7%、肥胖兒童的34% 。脂肪肝疾病依據嚴重程度可分為脂肪肝無肝細胞損傷、脂肪肝合併肝細胞發炎損傷,以及最嚴重的肝硬化。
 大部分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的孩童為無症狀,少數可能有右上腹痛、非特異性症狀,如腹部不適或容易疲累。血液肝功能與生化檢驗可作為初步篩檢,影像學檢查則可以利用超音波規律的追蹤。其它因為肥胖合併代謝症候群可能出現黑色棘皮症、肝脾腫大、中心肥胖等症狀。
 戴季珊也提到,有研究指出,單純脂肪肝之預期壽命與一般正常人無異,但是脂肪肝合併肝細胞發炎損傷者,約有1/3的病人可能會進展為纖維化或肝硬化,後續也有可能引起肝癌的發生。因此當孩童體重過重且有脂肪肝時,應儘早就醫治療,定期追蹤,長期的脂肪肝可能會引起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提高未來肝臟衰竭、肝癌、換肝的風險。
 對於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體重控制是唯一實證的治療方式,主要藉由生活型態改變與飲食控制來達成。研究顯示生活型態介入與飲食控制持續3至12個月,能有效改善肝功能與脂肪肝嚴重程度。
 戴季珊提醒,體重過重的問題不只大人有,孩童也會發生,且不要以為小時候胖沒關係,孩童體重過重也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因此,若倘孩子有肥胖問題,甚至已引起脂肪肝或相關代謝疾病時,應儘早就醫尋求改善,並定期追蹤改善情況,以期降低未來肝癌、換肝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