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過去一直強調施政公開透明化,還打造「資訊開放平台」供民眾閱覽,然依國發會「政府資料開放平台」統計,開放情況僅一一八四項,為六都倒數第二名;對此,台北市政府秘書長陳志銘十四日召開記者會強調,開放資料不能只看「多少項」,開放資料應講求的應該是有無即時更新、是否便民,統計數量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存在。
陳志銘強調,同一類型資料北市彙整並開放一筆,其他縣市取巧切割成多筆,增加KPI數量,中央某些部會也用此手法,完全沒意義存在;「市政透明度跟開放資料數量,不畫上等號」。
他說,資料整合可按照行政區切割,例如台北市有十二轄區,當然也可就切成十二筆,若按照年份來算的話也可變很多筆,但事實上都是一筆資料,而北市將所有資料整合在一起;新北可能就將各行政區切開,貢寮區是一筆資料、三芝區是一筆資料。
陳志銘引用政委唐鳳的談話指出,開放資料重視的應該是能不能即時更新,並能否回應使用者需求,所以這種數據統計,他認為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存在,許多民眾拿到資料後,還要想辦法蒐集整合,這樣對使用者來說更費勁,暗批其他縣市「不是一個很好的做法」。
他指出,台北市政府推動政府資料開放,除機關不定期自主開放資料外,亦有自設民眾意見回饋機制,以需求導向做法,持續每年精進開放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