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香港1名8個月大男嬰因溺水致腦缺氧和發育遲緩,在當地醫院加護病房急救恢復生命跡象穩定2個月後,來台南奇美醫,經兒科部、高壓氧科、復健部和中醫針灸等跨科部團隊聯手,歷時1年8個月治療成功,如今已可以爬行、自己餵食等,回復正常。
奇美醫高壓氧科特約醫師牛柯琪表示,幼兒腦缺氧是孩童中最常見的運動和認知失調的疾病,每1000位新生兒約有2.1位罹患這種疾病,為幼兒早期呈現的永久性運動障礙。症狀都因受傷程度而異,常見的運動性傷害包括肌無力、動作協調性差、肌肉僵直、吞嚥和說話困難,以及顫抖等。病人同時也可能會有觸覺、視覺、及聽覺等感官缺失。幼兒早期會有吸奶和哭聲無力、翻身、端坐、爬行或走路的能力落後及發育遲緩等。
因溺水導致缺氧性腦損傷的男嬰,107年5月在香港的醫院加護病房13天,進行人工呼吸器、低溫治療,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有瀰漫性腦萎縮;物理檢查及臨床症狀包括全身瀰漫性肌肉張力增加、無視力聚焦、無聽力反應等。107年7月奇美醫兒科部長周琪評估發現男嬰呈現四肢張力增加、爬坐認知等功能消失、胃管進食、發展遲緩等。
奇美醫跨團隊整合治療介入後,男嬰從8個月大開始,歷時1年8個月的聯合治療,期間共進行248次高壓氧治療,及復健輔以物理、中醫部針灸治療等。1歲9個月開始學翻身,雙手開始抓東西,可以短暫用四肢支撐身體。2歲可以爬行,不用雙支撐獨立坐數分鐘,自己用湯匙餵食,用雙手堆積木,並開始學走路和學發音講幾個簡單的字。
牛柯琪說,幼兒腦缺氧和其他成人腦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需要整合性跨團隊治療,例如神經內外科、小兒科、復健科、中醫針灸和高壓氧科的合作治療。目前奇美醫還有幾個類似的嬰兒正在接受同樣的跨科部聯手治療,預期會得到同樣良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