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一名8旬阿嬤吃10多年抗憂鬱及安眠藥,因抱怨記憶不好,就醫被診斷失智,再加藥服用,感到很不安。轉換就診高年科,醫師懷疑是藥物造成記憶下降,經漸減部分藥甚至停止服用,經8個月後重測簡易心智量表分數已由重度認知功能障礙上升到正常範圍,讓她和家人都很高興。
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高年科醫師林佩芬指出,憂鬱老人常有睡眠障礙、注意力不集中、思考遲鈍、疲勞、頭暈頭痛、頻尿或夜尿、關節痠痛、心悸、喉嚨異物感、胸悶或胸痛等症狀。老年除了身體機能下降及慢性病外,生活上亦有些變化,包括收入減少、社會地位及生活目標喪失、親友的病痛與死亡、不認老與害怕死亡、行動受限與興趣被迫改變或停止、失去自主性或自由度減少,生活上增加挫折感等,心情更加鬱卒,因應外在變化,如何避免老人憂鬱便成了很重要課題。
林佩芬說,有一位80歲阿嬤來到診間,稱本來長期吃憂鬱症及安眠藥,後來因記憶不好在醫院作簡易心智量表MMSE分數從原先20(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降到16(重度認知功能障礙),被診斷為阿茲海默症,於是加服抗乙醯膽鹼酵素劑,又再吃了兩年,藥愈吃愈多,心情更差。臨床上失智與憂鬱易混淆,林佩芬幾次與病患及家屬長談後,試著將精神方面藥物及抗乙醯膽鹼酵素劑雙雙循序漸減半年,發現生活品質有進步,於是暫停三個月藥物,MMSE重測分數提升至26(認知功能完整),再持續兩年無藥物情況下,病人生活品質更好,也積極參與社交活動。究其因,源自病人不願面對老化以及擔憂家人,然後因長期的抗憂鬱、鎮定藥使其記憶下降,失智診斷更令她感人生無望及不安。
她說,8旬阿嬤從原先很依賴藥物,逐漸改善到輕鬆過日子,是因病人了解到自己的情況沒那麼糟,加上疾病標籤的解除,更加安心,而最重要是子女適時且得宜的給予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