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Views
〈 全球探索 〉美國疫苗外交 劍指中國大陸
■周志杰
新冠病毒持續肆虐全球,疫苗的國際分配處於嚴重失衡狀態,目前,全球百分之七十五的疫苗,仍掌握在十個國家手中,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在日前召開的世界衛生大會上,形容這種情況很「可恥」,並警告這將「使疫情永久存在下去」。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美蘇對抗下的冷戰結構,從上個世紀走到本世紀初結束前,「國家全安」是由各國政治經濟菁英所界定,主要在強調軍事、主權、領土。到了建構主義興起,為減低各國之間相處的障礙、成本,合作意識抬頭,例如歐盟的形成。而「合作」又從手段逐漸變成目的,希望能以人頭代替拳頭。
美國自私 已失霸權道德高度
現今是「國際社會化」,安全研究上開始注重氣候變遷、公共衛生、人口問題、跨國犯罪等,外交實務界稱為「非傳統安全議題」,其特性在於與人類生活切身相關,並已威脅到社群、社會。由於攸關人類、地球的共同利益,道德性高,有急迫性,且單一國家無法解決,必須有更多的合作與援助機制。
眼前,美國及西方強權國家囤積大量疫苗,數量多到打不完,卻嚴格管控疫苗、禁止製造原料出口。「疫苗民族主義」作祟,一方面先救自己國民,另一方面也是政客藉機在鞏固執政基礎。然而,這種「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行徑,被批評根本是自私自利。
中國大陸則反其道而行,將疫苗積極向國際輸出。西方國家質疑中國大陸在搞「疫苗外交」、「大外宣」;但看美國將疫苗囤積居奇,卻又一再強調自由民主、人權價值,還到處拉攏盟邦要成立全球民主聯盟,就更顯得偽善。
美國這種「國家至上」的自私性,已顯露無遺,也失去了一個霸權國家的道德高度,也印證了霸權國家領導者,仍繼續在傳統安全思維下做決策。這將影響未來國際社會在公共衛生、氣候變遷等非傳統安全議題上,質疑美國到底是不是真心?或步上川普後塵,隨時可能改弦易轍?
囤積疫苗 裂解西方人權號召
美國近期疫苗接種率提高,國內疫情趨緩,終於也宣布要輸出八千萬劑疫苗,也開始操作起「疫苗外交」。然而,防疫應該是救人優先,美國卻又宣布要進行病毒溯源調查;溯源這種事該做,但並非當務之急,美國哪壺不開提哪壺,擺明了是劍指中國大陸,急於與中國大陸鬥下去。
美國等西方霸權國家的作為,可以有兩個反思:其一,從關乎全人類的利益著眼,要檢視哪些強權國家在氣候變遷、全球公衛議題上較務實、較有一致性?又有哪些國家只是喊喊口號、虛應而已?這方面,北歐、日本、中國大陸的處理方法、力度、決心與一致性,可以更客觀的做出比較。
其二,從制度與價值觀看,第一代的人權主張強調公民權、政治權,第二代強調經濟、社會、文化權。當人類日常生活受到貧窮、沒飯吃、健康與生命受到威脅時,應該是優先於第一代的人權主張,必須馬上解決的。
大國角力 不該囿於傳統安全
強權國家囤積疫苗行為,正在裂解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人權號召,及其標榜的民主價值與道德。因為,將疫苗視為公共財並廣為分享,讓弱勢國家與人民免於恐懼,從全人類的利益看,並無不可,也不能因為制度不同就被抹黑。現在國際輿論導向認為,美國應做得更多,而不是「只有我能做,中國不能超越我。」
前述的觀察與省思,相信全球知識界、輿論界,在學理與實務上必將有所反省,特別是愈來愈多的歐陸國家、非西方國家,看待大國角力,不該只囿於傳統安全,而應該有更多的視角去檢驗強權國家在國際社會中如何展現內部治理與對外援助的能力。
自國際疫情爆發以來,也彰顯了硬實力與軟實力的兩面性。硬實力方面,人命關天,人權議題退到了生存權,政府決策者也退回到傳統疆域的國家安全做思考,各國加強管制,禁航、封城、鎖國都有;為了防疫去限制個人自由,較無涉於價值觀與制度,西方國家自己也這麼做,因此也較無著力點去攻擊中國大陸。
至於軟實力的較勁,將是大國博弈場域的新看點,繼美歐難民潮、氣候議題之後,國際疫苗供應失衡議題跟著上場。有人拿疫苗攏絡人心,有人則急於抹黑;美國發動病毒溯源攻勢,中國大陸也有殺手鐧,回嗆美國也要開放陸軍德特里克堡基地(Fort Detrick)等生物實驗室,一起公開接受國際溯源調查。
現在,台灣疫情飆升,美國既然強調台海安危是美國的重要利益,以美國之力、疫苗之多,大可對衛生安全受到威脅的台灣人民立即伸出援手,甚至不必我駐美代表蕭美琴去奔走,美國在台協會AIT就要主動運籌。如果疫苗援助僅是杯水車薪,口惠而實不至,只會徒增美台關係只是虛情假意的反感。
助台疫苗 AIT可主動運籌
再從兩岸關係看,台灣爭取參加世衛大會才又受阻,此時,上海復星代理的德國BNT疫苗,如何能夠進到台灣?即使現在人命關天,但蔡政府對大陸自製及經手代理的疫苗都信心不足,兩岸如何過招,中國大陸的操作就很重要了。
美國《時代》雜誌等西方主流媒體,陸續以「虛假」、「吹牛」、「自滿」等字眼評論台灣疫情大破口。綜觀台灣一年多來,防疫的政治性大於實際作為,不禁讓人質疑執政者心裡想的到底是政權?還是下一代的幸福?川普已經下台,蔡英文也將接受檢驗。
至於疫情影響政治的外一章,東京奧運是否能如期舉辦?現在距離預定開幕日不到兩個月,日本國民反對聲浪高,美國又升高日本旅遊警訊,國際輿論壓力正往停辦的方向走,如果日本國內疫情短期內仍無法控制,背後財團的態度,將是改變菅義偉決策的最後一根稻草。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周志杰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