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有效治療腦性麻痺

■陳俊銘

腦性麻痺最早在1839年由英國整型外科學者WillianJohnLittle博士發現,並首先在lancet雜誌上報導了因難產發生腦損傷,引起痙攣性癱瘓的病例,因而被命名為Little氏病。其定義為從受孕到新生兒(生後四週之內),由各種原因引起的非進行性腦損傷,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多伴有智力低下、癲癇,行為異常,症狀在2歲前出現。應排除進行性疾患所致的中樞性癱瘓和一過性的運動發育落後,病因清楚者應冠以疾病名稱或某個疾病後遺症。

診斷腦性麻痺須包括三要素,1.發育性:腦在生長發育時期受到的損傷。2.非進行性:損傷的病變是非進行性。3.永久性:症狀不是一過性,而是永久的運動障礙。

其病因可分如下:1.出生前:父母吸菸、酗酒、先兆流產、妊娠用藥、接觸毒物、外傷、妊娠中毒症、風濕病、梅毒、糖尿病、弓形體病、胎盤功能不良等。2.周產期:產鉗分娩、臀位分娩、產程過長或急產、生後窒息、早產兒、未熟兒或過熟兒、雙胎或多胎、核黃膽等。3.出生後:頭部外傷、顱內出血、抽搐、感染、中毒、營養障礙等。三個時期以周產最多,占70-80%,其次是出生前約20-30%,出生後最少,占10-20%。

針灸在腦性麻痺治療上扮演十分重要角色,透過經絡穴位的刺激,增加神經元突觸的電位,建立新的聯絡,恢復興奮傳遞功能,發揮代償作用,改善腦損傷。年齡越小,腦的可塑性越大,恢復的可能性越大,所以早期治療,可獲得較好療效。

常見針灸治療重點有:1.頭皮針:在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中,循到頭部上的經脈有八條,十二經別的脈氣都上達頭面部,與頭皮有關。因此頭部分區、分帶,是治療重點,影響小兒全身精、氣、神,及未來發育。小兒囟門未合時,頭頂部位不宜針刺。可小心配合顳側、後枕、額部穴位。2.四肢針:針對痙攣、徐動、強直、震顫、張力過強過弱,配合經絡循行,井滎前原經合為基礎,改善四肢協調及活動度。3.語言治療:語言區、舌下區、啞門、風府等加強療效。4.視覺障礙:配合眼針療法,改善腦損傷及視覺障礙。眼科專書《銀海精微》首為五輪八廓總論,經歷代醫家發展,至今大陸醫家彭靜山融合出眼針療法,值得後輩學習,應用於腦性麻痺,效果很好。聽覺障礙:耳門、聽宮、聽會、翳風等可搭配運用。耳針的配合,亦十分重要,耳穴和人體各部存在著生理的內在連繫,外耳輪廓猶如一捲曲的胎兒,五臟六腑各部對應著外耳輪郭各點,靈活運用耳針,有助腦性麻痺治療。

另外,配合中藥補腎益肝,恢復腎氣,調節脾胃,培益氣血,以運化水穀,全面提高機體抵抗力,從補肝腎入手,腎充則髓實,再酌加開竅的藥物,針藥並治。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