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公布蔡總統日前接受日本《文藝春秋》月刊專訪內容,回應了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疫、台美日關係、兩岸關係及我國國際參與及區域安全等議題。民主國家領導人接受媒體專訪來傳達理念是常態,只是蔡總統的習性有些不同,往往對外媒暢所欲言,甚至出現自相矛盾而不自知,卻對本國媒體惜字如金。
面對千頭萬緒的國家大政,蔡總統想藉由外媒專訪向國人清楚闡述治國方針,固然不失為一個好方式。從這次總統府公布的新聞稿即可看出,密密麻麻的回應只希望透過文字讓國人理解並支持。然而,專訪內容除了老調重彈,完全看不到讓國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新政策。
在新冠肺炎疫苗採購問題上,蔡總統仍舊堅信是「官民合作」的結果,卻不敢面對大多數民眾認為政府採購不力、還阻礙民間團體出錢出力的真實感受。更糟的是,她提到日本採用跟高端類似的「免疫橋接」方式進行疫苗臨床實驗,雖然對方並未反駁,但事實上二者存在很大差異;蔡政府雷厲風行管控假新聞,現在自己卻刻意混淆視聽,豈不是最大諷刺!
其次,蔡總統似乎對台海成為國際焦點的事態發展相當滿意,所以對美日等國向中國大陸釋出「信號」感到津津樂道,仿若強權對峙與台灣毫不相干。如此心態相當可議,畢竟台灣位處國際地緣政治前沿,卻又沒有與其他國家有類似軍事同盟的協議。倘若台海真的因台獨問題發生軍事衝突,民進黨敢保證美日等國會伸出援手嗎?
國人固然強烈反對中共以蠻橫手段打壓台灣的國際參與,也不接受對岸以「一國兩制」做為兩岸關係的最終安排,卻也希望民進黨政府能提出足以降低台海緊張對抗的有效對策,因為這才是徹底化解台海危機的釜底抽薪之道。如果民進黨繼續沉浸於民主國家的聲援,卻放棄主動改善兩岸爭端的契機,豈非本末倒置?
同樣的,中共也該深思如何向台灣釋出善意,而不是一味地打壓,造成台灣民眾更加反感。針對中華民國與立陶宛互設代表處,中共除了表達強烈抗議,近日還召回其駐立國大使,立國雖強調其「一中政策」,卻也並未退縮,重申與台灣及東亞國家發展關係的政策不會改變。很明顯,中共意圖阻撓台灣與立陶宛發展雙邊關係,兩岸關係固然是因素之一,但也牽涉美陸的全球戰略競爭。對此,國人支持政府挺住壓力,也希望中共反思此舉對兩岸互動的傷害,同時期盼民進黨不要加碼炒作激情,以免事態惡化。
更重要的是,兩岸經貿往來密切,無論是產業分工或原料進出口,絕非民進黨辯稱是「大陸需要台灣」如此簡單。反之,蔡總統這次訪談親口說台灣要「擺脫對中國生產的製品、零件、軟體等高度依賴之現狀」,除了默認過往對國民黨的批評是政治操作,也等同坦承這是利益專業分工的結果。她支持美國領頭的半導體產業鏈,卻又要求台商選邊站,等於要切斷兩岸供應鏈,豈不矛盾?
台灣固然應與友我國家交好,但也不能忽略改善兩岸關係的重要性。蔡總統專訪內容充斥著僵化的意識形態思維,把美日支持視為救命浮木,卻對潛在的風險視若無睹,甚至默許民進黨將兩岸對抗當成政黨鬥爭工具,實有虧國家元首之職責,難怪國人對她的文青式領導越來越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