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本是人文薈萃之地,台南文化中心三十餘年前在東區生根、茁壯,多年來,無論場館內外,搭配藝術布展及公共藝術,成為台南的藝術殿堂。下次前往散步或匆匆趕往欣賞藝術表演之際,不妨多留意一下,這些早已存在我們生活中的「藝術日常」。
圖與文/記者林雪娟
戶外空間展示
■中心入口標識:來到台南文化中心中華東路正門口,你可曾注意過,在西右側草坪上有一個大大的石頭矗立其中,上面以篆字書寫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這可是名家朱玖瑩所寫,石頭則是來自花蓮立霧溪的蛇紋石。
■永生的鳳凰:進入星光音樂大廣場,入目即可看到在中心水池後段方中央,緊鄰演藝廳入口處,有一個以不銹鋼鏡面焊接出鳳凰圖騰造型,由雕塑家郭文嵐所創作,象徵台南的城市意象。
■繼往開來:位於中心中華東路入口處的水池兩側,同樣是不銹鋼焊接作品,則是由名家楊英風所製作,以三件一組方式,分立水池兩側,以不銹鋼為材質,透過鏡面方式處理,強調以中國竹簡為造型設計。其實,楊英風在文化中心的假日廣場,原本有一座民眾相當熟悉的作品《分合隨緣》,在南美館開館之前,「搬家」至南美館,離開中心懷抱,果然是「分合只能隨緣」了。
■鄭春雄系列作品:在文化中心周邊,則有許多雕塑家鄭春雄作品,如位於中心戶外左前方草地,面向中華東路的《承先啟後》,材質為鑄銅;在文物陳列館後方迴廊及草皮,則有雕塑家楊明忠的《白雲的聯想—同心》及鄭春雄的水泥雕塑一系列作品,包括《怡然自得》、《農婦》、《孝感動天—阿母!辛苦啦!弘孝獎銅雕誌》及朝向崇明路方向的鄭春雄水泥雕塑作品《慈暉》、《拓荒者》、《含飴弄孫》、藝術家陳松的《傳承》和《哺乳》等及位於文物陳列館和演藝廳前方迴廊交接處鄭春雄的《路里譜》。
■陳松作品:在文物陳列館後方草皮,及藝術家陳松的《傳承》和《哺乳》等。
室內空間典藏
除戶外空間,其實文化中心各館的公共空間也典藏許多藝術作品,下次前往欣賞展覽或表演時,不妨多留心!
■〈舞蹈〉、〈音樂〉:文化中心演藝廳推出的表演節目,深具口碑,當然也要有重量級作品相稱,在演藝廳一樓前廳左、右側牆面,分別懸掛重量級畫家陳輝東的大型油畫作品〈舞蹈〉及〈音樂〉,分別以交響樂和芭蕾為題材,彩繪出二十五人編制的交響樂團和十七位女舞者,女主角單手舞向天空,成為整件作品的視覺焦點。
■樂舞:位於演藝廳一樓入口處正前方臂面,由藝術家郭文嵐以鑄銅浮雕方式,以七名古代樂女及四名舞伎組合而成。
■《雅樂和鳴、有鳳來儀》:進入演藝廳,坐在位子上,當你滿心期待表演節目開始,是否留意到,演藝廳舞台前的大帷幕,可是出自名家之手,由藝術家蔡草如手稿繪圖,採用日本傳統編織手法,展現《雅樂和鳴、有鳳來儀》,畫中一對鳳凰,舞於雲端,空中鳳凰花飄然其中,下方及左右則各有七名唐朝男女樂伶正在彈奏樂器。
■〈安平攬勝〉、〈溪山煙曉〉:在演藝廳二樓前廳左、右側牆面,分別有畫家王國和、蔡茂松以水墨所繪製的〈安平攬勝〉跟〈溪山煙曉〉。
■《鸞鳳和鳴》:來到另一棟建物的原生劇場,入口演藝廳東側外迴廊牆面為藝術家何明績以不銹鋼和鑄銅所製作的《鸞鳳和鳴》。一組四件,以鸞、鳳、鶴、鹿為造型意象,外方內圓,外方以不銹鋼切割,內圓以鑄銅浮雕完成。
■《振翅高飛》:位於原生劇場一樓前廳入口左側壁面,由何明績以鑄銅材質,展現左方夫婦及小孩三人,婦人手上立有一隻鴿子,立於大理石基座上,牆面上安裝二十九隻鴿子,下方以十二個中式圖案以浮雕方式完成。
■〈禮運大同篇〉:在原生劇場還有人物系列,包括由藝術家郭文嵐在一樓前廳入口正前上方牆臂面處,有一個以國父孫中山墨寶〈禮運大同篇〉字跡以鑄銅所鑄造;一樓入口處上方牆面則由藝術家陳景容以油畫繪製,以孫文和孫中山為題材,國父端坐畫面正中央,蔣公立於國父左後方,手握軍刀,隨侍在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