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府城廣角鏡 〉 中國恒大債務違約事件的警訊

今年以來已有274家中國大陸房地產公司發布破產文書,中國恒大違約事件僅是冰山一角。(路透,資料照)

李沃牆

近期,中國大陸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之一「中國恒大」面臨破產危機,並已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場。美道瓊指數九月二十日盤中一度重挫近千點,全球其他主要股市也都以下跌作收。進一步言之,恒大背負三千億美元負債,與無數銀行存在關聯的地產商一旦出現問題,將對中國大陸整個金融體系及經濟造成極大的衝擊。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將恒大及其子公司評級從「Caa1」下調至「Ca」,展望為「負面」;無獨有偶,惠譽信評機構也將評級從「CCC+」下調至「CC」,意謂其信用風險已達「可能會違約」。

房地產是支撐中國大陸經濟的重要引擎,而針對日益膨漲的房地產價格及泡沫,北京當局於二0一五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下達「去庫存」、二0一六年強調「房住不炒」、二0一七年首度出「長效機制」構想、二0一八年決定要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二0一九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經濟下行明顯,該年的會議雖繼續強調「房住不炒」,但沒有提到「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不過,增加了「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說法,明確指出房市調控的目的「不是讓房價下跌」;再者是強調要「全面落實因城施策」,意味著地方政府在地產調控將有更大的自主性。由此些政策方針可以判斷,變相放鬆地產調控是為了維持經濟的穩定成長動能及避免房市泡沫風險。

二0二0年十一月公布的「十四五規劃」又再次提出「房住不炒」的口號,並要減少房地產在金融資源的過度占用,提高保障性租賃住房的供給和老舊社區改造,設法促進住房消費的健康發展。

高盛的調查數據顯示,二0一九年中國大陸房屋和建商庫存總值達五十二兆美元,總金額是美國住宅房市的兩倍,規模甚至超越整體美國債市,一旦房價大跌,恐釀成一場金融風暴。

其實,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對中國大陸房地產泡沫論及經濟崩潰論由來已久,雖然至今卻未發生,但北京當局擔心房地產泡沫破裂將影響中國大陸的金融體系,甚至引發系統性危機,遂於二0二0年八月二十日,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約談了十二家房企,拋出房企「融資新規」的「三條紅線」作債務管控,分別是「扣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百分之七十」、「淨負債率大於百分之百」、「現金短債比小於一」,並於今年一月一日全面實施。

若房地產開發商踩到「紅線」,將面臨信貸緊縮風險;因而,這些規定無非是要求房地產公司在獲得更多貸款之前降低自己的債務水平。其目的一方面限制銀行面臨的房地產市場風險,但也限制了開發商完成項目所需的資金,平添債務風險的可能。

筆者以為,「中國恒大」違約事件僅是冰山一角;有陸媒統計,今年以來已有二百七十四家房地產公司發布破產文書。尤有進者,今年九月,房地產公司即將面臨償債高峰,債券到期總規模高達八百三十八點五億元人民幣,至於下半年破產家數是否受恒大事件影響而增加,實不無可能。

眾所周知的影子銀行、地方債問題長期未解,也是中國大陸債務未爆彈。至於會不會引發系統性風險,釀成一場全球性金融危機,端視北京當局如何拆解了。

(作者為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