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64歲陳姓男子農曆年前突然不適於路邊倒下,救護車趕到時發現已無心跳,轉送過程中多次電擊急救雖恢復生命跡象,但送到新北市立聯醫時再度發生無心跳,經反覆電擊與強心劑藥物注射,搶救長達34分鐘後恢復生命跡象,但昏迷指數僅3分(重度昏迷),由醫護團隊緊急進行復甦後低溫治療照護,終將陳男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及恢復意識。
新北聯醫心臟內科主任黃耀樟指出,當心跳停止,腦細胞只要缺氧約4、5分鐘就會開始壞死。即使急救後恢復心跳、血壓,但若腦部缺氧時間過長造成永久受損,將導致各種程度的失能,如語言障礙及肢體活動受到影響,甚至昏迷不醒,變成植物人長期臥床。
黃輝樟表示,低溫治療藉由體溫下降,減緩人體代謝速率及氧氣消耗量,抑制因為組織再灌流時所造成的腦部傷害,可以降低心跳停止的病人死亡率及減少腦部缺氧、神經損傷的後遺症。
體溫每降低1度,腦部的氧氣代謝率就可減少6%~8%,進而降低腦部因缺氧而損傷的機率;低溫療法藉由儀器控制,將病人的體溫降到攝氏33度,並持續24小時。其後再以每小時上升0.25℃的速度緩慢回溫,每回升攝氏1度約需4小時,整個療程約需3天左右。在回溫的過程中速度不僅要慢,還要精密的監控,才能保護病人的腦部,直到恢復到攝氏36度為止。
黃輝樟指出,目前低溫療法最常應用在,心跳停止,經急救後恢復心跳、血壓,但仍昏迷的病人;新生兒腦部缺氧,也可盡快使用低溫療法來減少腦部損傷。若是末期病人、心跳停止前已長期無意識、嚴重外傷、嚴重休克、嚴重凝血功能異常或大出血、孕婦等不適合使用低溫療法。
新北聯醫院長項正川表示,能夠讓瀕臨死亡病患存活,到院前救護車上高品質的心肺復甦術、到院後醫護團隊積極處置與低溫治療照護缺一不可;低溫治療必須把握黃金時間,第一時間使用低溫療法,猶如電影裡將人冷凍後幫助重生的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