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網危機近9成兒少社群恐慌

逾6成認網路交友更容易 近1/4出現負向情緒

兒福聯盟22日公布「台灣兒少網路社交行為暨社群恐慌現象(FoMO)調查」結果,發現近9成兒少曾有社群恐慌狀況。(兒福聯盟提供/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現今4G、5G不斷飆網的世代,人手一機似乎也滿足了網路原生代兒少的生活所需。然而,兒盟22日指出,據調查,逾6成兒少認為「在網路上交朋友比在現實生活中交朋友容易」,卻發現有近9成孩童出現FoMO(社群恐慌)情形,近1/4甚至出現負向情緒。

兒盟表示,社群恐慌是指一種焦慮性的狀態,不斷的會想知道別人的動態、行蹤,甚至陷入與對方比較的心態,且在心裡持續保持與社會或大眾聯繫的狀態,因避免錯失任何資料或訊息而不斷反覆查看社群並增加社群使用時間。

兒盟調查發現,有66%的兒少認為「在網路上交朋友比在現實生活中交朋友容易」,網路交友越來越容易,也使得兒少對網路社群使用的黏著度越來越高,各項網安危機也會伴隨而來。

根據兒盟一項兒童網路交友調查發現,有26.5%的兒少曾遇過網友提出特殊要求,較2020年(20.2%)增加6.3%,不到兩年時間就有明顯增加。

在遇過的各項特殊要求中,最常見的是要求情侶交往(14.1%),其次為要求視訊通話(13.1%)以及單獨約出來見面、提供個人資料(9.9%),各項特殊要求都較2020年調查多。

此外,兒盟指出,調查發現有86.9%的兒少曾出現一項社群恐慌狀況,遠高於美國成人比例69%。其中,最在意的是「聽懂朋友聊的網路梗,對我來說很重要」(52.4%)、「放假時,我會持續在網路上追蹤朋友在做什麼」(50.1%)、及「錯過與朋友見面的機會,我會感到困擾」(48.3%),都有近半或過半的比例。

調查也發現,有社群恐慌情形的兒少中,近1/4(23%)的兒少表示已經影響自身情緒,1/5感到孤單(20%),1成左有感到焦慮(11.6%)或是悲傷(11.1%)。但問到他們的求助管道,卻發現竟有過半(50.6%)的兒少「選擇什麼都不做」,即使有意願解決也鮮少主動求助家長(9.6%)或者輔導老師,而大都選擇詢問同學或朋友(42.5%),甚至網友(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