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疫情中的收穫

文/歌容 圖/雨順

十月中旬的灣區,晴空碧洗,燦陽流金,黃葉即將舞秋風。

晨間走完山路,開車到家,一眼瞥見對面鄰居先生正從卡車卸下參賽回來的大南瓜。

我過了街。

詢問:「今年的幾磅?」

他回:「967磅。」

再問:「得名次了嗎?」

他答:「沒有,第一名2千多磅呢?」他笑了笑,又加了句:

「其實參賽只是興趣,無所謂得不得名。」

簡單的鄰里家常,卻是我們兩家人第一次的正面對話,而我們,已經做了三十多年的鄰居。

忙碌的矽谷,退休前的日子,各自早出晚歸。他家的郵箱在我們這邊,與我們郵箱並排。碰巧了,同時拿信,彼此點個頭就是禮數了。

後來,鄰居先生退休了,脫下西裝,換上農服,整天在院子裏進進出出。於是,他家的前院,春天繁花似錦,夏日玫瑰飄香,秋天橙黃橘綠,冬夜燈飾璀燦。而最有趣的是,每年見他搭棚播種,青翠的細苗長成巨無霸的大南瓜。

我們也退休後,閒暇下來,欣賞他們前院之餘,很想過去打打招呼。可是,矜持?隱私?唐突?打擾?隔閡?怕不受歡迎?他們是白人?對鄰先生曾是我服務公司的高管?始終沒跨出這一步。

新冠來襲,宅家成了常態,日子在柴米油鹽中輪迴。慶幸還有自家庭院可以踱步,時光在觀賞鄰家前院的變化中,走過了春夏秋冬。在前院活動多了,與對鄰遠距離點頭的次數也越來越頻繁了。

去年聖誕,疫情嚴峻中,對鄰太太寄來賀卡,附小詩一篇:

When this is over,

May we never take many things for granted,

Embrace with a friend,

Handshake with a stranger……

我們屬於朋友,還是陌生人?

我回了一張賀卡,附上他家前院春華秋實的兩張照片。

今秋,南瓜外交後沒多久,發現他們換了一個有鎖的大信箱。這次,很自然地過去關切。第一次與對鄰太太近距離碰了面。她一見到我,老朋友似的,熱情地說:

「我們為鄰三十多年,卻沒有來往過,真是太瘋狂(Crazy)了 !」

接著,急切告知最近鄰里信件頻傳被竊,建議我們也換個信箱,並且用email 送來信箱型號及號碼貼紙的資訊。

我訂購了同款的信箱及貼紙。收到貨後,用email告知對鄰太太,我們準備找個工人來安裝。

Email才送出去,門鈴響了,對鄰先生站在門外:「我來幫你們安裝信箱。因為有一些前置作業,我得把你們信箱帶去我的車房。」我們當然點頭。只見他兩臂輕鬆抱起25磅的信箱如無物,想到我們大約同齡,真是羨慕他的體能狀況。另外,更意識到,這可是對鄰先生第一次踏入我家的庭院。

隔天,我家的信件就安全地躺在嶄新的大郵箱裡了。

今年雲端同學會主辨人出題:「疫情給我帶來最大的收穫」,於我而言,兩年疫情肆虐下,體會最深的是人類的渺小,生命的脆弱,以及人類共同體的意義。

把世俗的體制、族群、偏見、禁忌造成的差距拋開,其實,我們與生命中走過的人,都有更多的共同點,而非差異性。面對肆虐的疫情,我們和對鄰還有什麼不能互相過街的遲疑?

珍惜身邊人的存在,因為出現在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有緣人,而且很可能,是一個貴客。

雲淡風清朗,天涼好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