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台北市是全國最早建設污水下水道系統的都會城市,因此也是最先進入了管渠的衰老期,北市工務局衛生下水道工程處十五日表示,台北市目前約有兩千七百公里長的衛生下水道;為了維持這些污水下水道的正常運作,衛工處將台北市民每日所產出約九十五萬噸的污水輸送至污水處理廠處理,對於使用超過卅年以上的污水管,有計畫地推動污水管延壽工作。
衛工處長程培嘉說,衛生下水道皆埋設在地底下,一般市民不會察覺它的存在,但是如果發生損壞,將影響市民生活甚鉅,除了馬桶不通之外,嚴重的話,還可能會造成路面塌陷;所以,衛工處自一0八年起有計畫性、系統性地辦理污水管的延壽工作。
衛工處指出,延壽首先從大管徑的主次幹管著手,再往上游小管徑的分支管網邁進,唯有加強維護,才能即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維護工程科長陳鏗元表示,污水下水道長期埋在地底下,一旦損壞時,若直接在道路上開挖,將對市區交通及市民生活造成重大影響,因此,衛工處採用先進的免開挖工法,例如,所謂的螺旋內襯擴大工法,利用離峰時間,在仍有污水流動的管內一邊施工,一邊維持輸送功能,周邊的住戶幾乎不會有感覺。
污水下水道建設為都市現代化進步的重要指標,衛工處在去年度累計完成檢視維護八萬八四二公尺,未來將持續辦理,藉以延長管渠的使用年限,維持污水下水道系統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