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疾婦求助中醫 化痰止血緩解胸痛

中醫有止血兼可化瘀或有補性的藥材。 (奇美醫院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李太太咳嗽半年,一開始只是偶爾乾咳,某日咳出一坨鮮血才趕緊就醫,經胸部X光及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肺部感染有支氣管擴張情形,服用西藥2個月仍每天咳出許多粉紅色膿痰。轉求診中醫,經以化痰止血中藥治療2週,痰液不再挾血、胸痛也緩解。

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梁祐爾表示,西醫常用的止血藥靠促進血液凝結產生止血效果,但偶爾有形成血栓的副作用。中醫止血會根據症狀表現用藥,考量患者體力狀態、出血位置,血熱盛時用涼血的白茅根、側柏葉、地榆、槐花;虛寒性出血則宜艾葉、炮薑等具溫經散寒功效的藥物;而炒炭後收澀力較強的藥物,如荊芥炭、地榆炭、炒蒲黃等,可針對較大量的出血。

「中藥的特色,是止血的同時,可兼收化瘀、補虛的效果」。離經之血為「瘀」,出血未能消散形成瘀血,不只阻礙氣血運行會疼痛、出血,還有礙新血生成。臨床上常選擇三七、蒲黃、合歡皮、茜草等可化瘀止痛的止血藥,或三七、仙鶴草、旱蓮草等止血兼有補性的藥材。

支氣管擴張症因為慢性感染發炎,痰液變多又難以排出,支氣管動脈充血擴張、甚至破裂出血,形成肺靜脈瘀血和微循環障礙。前述患者肺部因感染出現實質化、纖維化病變,換氣障礙出現呼吸困難、胸悶痛症狀,「濃稠痰多、反覆咳血,久了產生低熱乏力、消瘦貧血的臨床表現,從中醫來看就是「痰」、「瘀、「虛」。

梁祐爾說,支氣管擴張症患者肺功能受損,多帶有血瘀、體虛,易一再感染。清熱排膿類的中藥可有效緩解發炎、幫助排痰;咳嗽血痰症狀緩解後仍應繼續調養,以祛瘀扶正的中藥,改善肺活量並調節免疫、避免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