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人工智慧分析臨床影像 再結合基因資料精準用藥 目前申請海內外專利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肺癌是國內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為落實精準醫療,北醫團隊打造全球首創的「肺癌臨床智能決策輔助系統」,透過人工智慧分析臨床影像,結合基因資料,提供個人化用藥建議,可望大幅提高治療成效。
北醫大學副校長、醫學系放射線學科特聘教授陳震宇團隊,執行肺癌大數據精準醫療人工智慧系統計畫,打造醫病決策共享的「肺癌臨床智能決策輔助系統」,由科技部支持醫療技術發展,於昨日發表成果。
陳震宇表示,肺癌在診斷治療上,關鍵前10天的4次檢查結果都必須跟醫師共同討論,也要檢視腫瘤是否發生基因突變、對應使用到特定藥物,這項全球首創的輔助系統包含6個模組,可提高醫師決策效率。
他指出,團隊開發「全自動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基因突變預測模型」,可從影像判斷腫塊類型和可能的基因突變,提出處理建議;並且將電腦斷層預測結果和臨床大數據結合,透過肺腺癌病患醫療大數據和自動機器學習方法建立腦轉移、預後與藥物反應預測模組。
陳震宇說,北醫也和台灣醫療科技大廠雲象科技合作,開發可在全玻片數位病理浩瀚的細胞影像結構中,快速搜尋到癌細胞並做判讀,以此延伸開發全新的「全自動數位肺腺癌病理基因突變預測選藥模型」,有助提早精準用藥,相關成果目前正積極申請海內外專利。
另,團隊更進一步開發「病理報告自然語言處理(NLP)自動判讀選藥建議系統」與「肺腺癌全基因用藥建議模型」。病人的病理報告出爐後,透過NLP技術從文字中分析臨床關注的50項特徵,再篩選出跟病患情況相似、且預後最佳的選藥治療建議,就像集合數十個閱讀百份病理報告的專家共同做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