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疑遭蜱蟲叮咬 國內首見SFTS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國內首見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FTS)病例,個案為北部70多歲男性,疑為遭蜱蟲叮咬感染。疾管署研判恐有跨境傳播,提醒民眾山林活動時注意防範蜱蟲叮咬,並將在1個月內公告為法定傳染病。
 防疫醫師陳孟妤表示,這名70多歲男性近期未出國,但常至山區活動,10月24日~11月2日間因陸續出現發燒、嘔吐,多次至診所就醫;後因出疹與意識改變,11月3日送醫並收治住院,醫院通報疑似登革熱,6日檢驗登革熱為陰性,但進一步於13日檢驗判定為SFTS病毒陽性,並於18日召開專家會議確認。其病毒序列與日韓流行株相近,不排除有跨境傳播的可能。
 個案因SFTS合併綠膿桿菌菌血症與凝血功能異常,持續於加護病房隔離治療;同住接觸者與就醫接觸者共68人均無不適症狀,將持續監測至27日。防疫人員在個案住家附近沒有採獲蜱,因個案發病前有山區活動史,研判曾遭蜱叮咬的可能性高,將進一步釐清感染源。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SFTS於2009年首度於中國大陸發現,近年大陸、日本及南韓皆有確定病例與死亡病例,致死率約5~15%,疫情多在5~10月,主要發生於山區與丘陵地區,透過SFTS主要病媒長角血蜱叮咬而傳播。
 SFTS潛伏期約7~14天,人類遭帶有SFTS病毒的蜱蟲叮咬後,咬傷部位多會出現紅腫、皮疹、水皰或瘀斑;感染者多數會發燒、惡心、嘔吐及食慾不振、血小板及白血球減少;少數患者可能出現多重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台大公衛學院副教授王錫杰表示,SFTS在台灣屬少見,主要傳播的蜱蟲為長角血蜱,台灣並沒有這種蜱蟲,但有次要病媒微小扇頭蜱,仍有感染的可能。會傳染SFTS的蜱類多是在野外活動,家中的寵物並不會傳染SFTS,民眾不用恐慌。
 民眾到山區或草地應注意防範蜱蟲叮咬,若發現遭蜱蟲叮咬,應用鑷子夾住蜱蟲的口器,小心將其摘除;避免用手拔除時,以免讓原寄宿在蜱腸道的病原因擠壓而進入人體內,並儘快沐浴更衣。
 因應國內出現SFTS本土首例確診個案,疾管署已成立疫情小組,將在1個月內公告SFTS為法定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