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紅外線可改善腹膜硬化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1名40歲男性腹膜透析達10餘年,因罹患「包囊性腹膜硬化症(EPS)」住院治療,有嚴重腹水,腸胃蠕動不良,造成食慾極差、嘔吐,完全無法進食等情況。經遠紅外線治療1週,腸胃蠕動獲得改善,且食慾大增。

台灣約有12%民眾罹患慢性腎臟病,透析患者更以每年9千人速度成長。台北榮總內科部腎臟科主任林志慶研究發現,低能量遠紅外線能可有效緩解長期腹膜透析造成的嚴重併發症,改善腹膜功能,提升患者脫水能力。

林志慶表示,一般常見的透析方式包括「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血液透析需每週至醫療院所3次,時間約4小時不等;「腹膜透析」可在家自行操作,但腹膜長時間接觸高葡萄糖濃度的透析液,會影響脫水能力及毒素清除效率,有些患者甚至會發生極嚴重的併發症包囊性腹膜硬化症,存活率不到10%。

林志慶進一步設計臨床試驗,安排31位腹膜透析患者每天2次、每次40分鐘照射遠紅外線。治療6個月後發現,遠紅外線不僅能減少透析液中含糖代謝物的產生,降低對腹膜的傷害,並能提升患者的脫水能力,研究成果已發表於2021年國際分子科學期刊。

另外,研究66位腹膜透析患者,接受遠紅外線照射每天2次、每次40分鐘,1年後脫水能力不佳組及毒素清除率不佳組的患者,腹膜功能獲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