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即將審查《台灣政策法案》草案,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表示,此一草案部分條文令人擔憂。這固然顯示美國行政部門與立法部門對台灣問題的立場出現明顯差異,也反映此一草案的潛在風險;一旦草案全盤照案通過,不僅美國與中共政權關係恐面臨全面攤牌,台海局勢恐怕也將更加惡化。
《台灣政策法案》是由今年四月訪台的民主黨籍參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梅南德茲、共和黨籍資深參議員葛瑞姆聯合提出,七月十九日與八月三日兩度排審,都因故未能進行審查。除了表面說法之外,白宮並不樂見其成也是重要因素。因為這個法案不僅是《台灣關係法》一九七九年生效以來,美國對台政策最全面的修訂,而且大幅提升美台關係,顛覆數十年來美國對台的「戰略模糊」政策,美國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更認為恐對兩岸關係火上澆油。
分為三大篇、九大主題的《台灣政策法案》,之所以引起外界高度關注,主要是其部份內容與美國政府長期堅持的「一個中國」政策有所牴觸,勢將激起中共政權強烈反制。
例如,在軍事上,這項法案將向台灣提供的武器從「防禦性」擴大到「有助於威懾解放軍侵略行為的武器」;四年內提供四十五億美元的外國軍事資金援助,定期評估風險,提供防禦訓練,提高台灣的防禦能力;同時將年度戰爭儲備庫存從二億美元增加到五億美元;通過將台灣指定為「主要非北約盟國」,加強美國對台灣的安全承諾;另外還為台灣制定和實施戰略指導和能力建設措施,以應對虛假信息、網路攻擊和宣傳。
在外交上,這個法案將開放美台官員互訪,將「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撤銷禁止台灣官員展示台灣主權象徵的行政指導,包括中華民國國旗;除了支持台灣參與美洲開發銀行,並考慮將台灣納入「印太經濟架構」。另外,重申聯合國大會二七五八號決議案並未對台灣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及主權做出決定。
顯而易見,一旦這項法案通過,極可能意味在軍事上美國把台灣視為盟友和共同防禦的區域性國際組織一員,這縱然不等同於美台訂定共同防禦條約,但已隱然表示,如果中國大陸對台灣採取有敵意行動,美國將對中國大陸嚴厲制裁。
蘇利文擔心的內容可能還包括,這項法案推動我方駐美代表處改名為「台灣代表處」,儼然意味美方將台灣視為「準國家」,再加上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的任命需要參議院行使同意權,無異將其升級為美國政府外派大使級別,等於給台灣實質外交承認。這對中共政權來說,美國顯然是要搞「一中一台」,完全違背其多年堅持的「一個中國」政策。中共政權如果坐視不理,美國「以台制華」的作為恐將更加無所忌憚,民進黨「倚美抗中」的作法也恐更加有恃無恐,台灣甚至可能藉此要求全世界駐處更名。
儘管白宮對此法案明顯抱持擔憂態度,但在「反中」已成美國民意主流,而期中選舉又日益逼近的情況下,參眾兩院通過這項法案的機率還是很高。可以預見,此一法案一旦完全按照草案版本通過,中共政權勢將採取強烈反制措施,其衝擊可能比裴洛西訪台更為嚴重,這正是蘇利文憂心之處,民進黨政府卻以此沾沾自喜,殊不知台灣也將承擔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