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18歲以上民眾過重、肥胖率逾5成,相當於全台千萬成年人陷體重危機。專家指出,據調查,減重會失敗通常都是因為缺乏意志力、無法克制食慾。口服複方減重藥物提供另種選擇,除了可同時降低飢餓感與對食物的渴望,更被證實搭配行為調整,減重成效可達4年以上。
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劉燦宏表示,台灣成人的過重、肥胖率逐年攀升,國健署110年健康促進統計年報,國內18歲以上民眾過重、肥胖率高達50.3%,其中又以35歲以上中壯年占比最高;世界肥胖聯盟更指出,10年後台灣BMI大於30的人口將突破10%。
診所開業醫蕭敦仁表示,多數人都曾經想過或實際減重過,但使用的方法會影響到成效,根據一項最新的「肥胖世代-百人減重行為調查」結果顯示,國人並無意識到肥胖對身心健康的影響,體重管理停留在維持外貌、身形,且多數透過控制飲食、運動或自行購買使用減重產品,成效不彰。
調查發現,有7成以上的受訪者為了保持勻稱體型而減重,或已危害健康才進行體重控制,顯示多數民眾對肥胖的認知仍停留在體態層面,卻沒有意識肥胖為一種疾病;有近8成受訪者採飲食調整、運動解決肥胖問題,但滿意度卻不盡人意(51.5%、56%)。
此外,有近4成受訪者會於減重前先諮詢專業人士,6成不曾諮詢專業人士;受訪者平均減重期間為5.2個月,未見成效或復胖就放棄;在減重失敗的受訪者中,以「缺乏意志力(42.8%)」、「無法克制食慾(35%)」、「太過忙碌(32%)」為主因。
蕭敦仁表示,從臨床經驗和百人減重行為調查結果來看,減重會失敗通常都是因為缺乏意志力、無法克制食慾。會產生食慾除了生理上的需求產生飢餓感,也會因為壓力或情緒關係而產生想吃東西的慾望,當想吃的慾望被過度壓抑,食慾就會慢慢膨脹,最終變成「食慾怪獸」反撲,導致復胖惡夢連連,減重失敗。
他指出,台灣現有的合法減重藥物有抑制食慾及減少油脂代謝兩種機轉,目前以抑制食慾為機轉的口服藥物是複方成分,能同時降低飢餓感與對食物的渴望,直接從腦部多巴胺迴路系統抑制對食物的慾望,幫助減重者更輕鬆、安全的打敗腦中的「食慾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