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針對最快在10月13日上路的入境免居家檢疫的「0+7」新制,公衛學者表示,10月如果COVID-19染疫中重症控制良好,醫療量能足夠,應可有條件將「0+7」逐漸轉為「0+0」。
陳秀熙昨日在台大公衛學院「新冠肺炎科學線上直播」上,對預計在10月13日實施入境免居家檢疫0+7新制、以及未來的防疫做法提出建議。
他表示,從大流行到地方流行,必須要有解封前的適應期,轉型可分為中、重症及死亡監測,這樣的監測才能提供脆弱族群施打次世代疫苗、有效快篩配合早期抗病毒藥物,對於沒有施打疫苗的人,才能降低中重症及死亡。
陳秀熙認為,解封前有必要針對醫療照護量能供需評估,在病床及ICU(加護病房)優質配置、充足醫療照護能力的情況下,來解除無症狀接觸者檢疫隔離措施,恢復充足的醫護人力。
陳秀熙也說,最重要的是,10月中本土Omicron BA.5疫情若逐漸趨緩,中重症控制良好且醫療量能足夠,對於國境解封防疫轉型,也是相當重要的,在入境居家檢疫(3+4)退場後,不只以快篩及自主防疫(0+7)取代,更應逐漸轉為一般傳染病境外監測模式(0+0)。另,民眾要降低對COVID-19大流行的恐懼,心理要適應疫情逐漸流感化,預估12月社會對解封會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