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抗體檢測 揪類風濕性關節炎

陽性率由6成上升至8成 獲未來科技獎
黃女關節腫痛20年以為痛風,中國附醫以「BRI抗體檢測」,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精準醫療,成功控制病情。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一名37歲粉領族18歲起常感覺關節腫痛,睡醒時身體僵硬、雙膝腫脹、起身費力,影響行走。21歲時,診斷出痛風,治療沒改善,直到23歲,輾轉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師以「BRI抗體檢測」,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積極以新的抗風濕藥物及生物製劑治療,關節腫脹消失,目前持續治療,此項研發成果也榮獲今年未來科技獎。

中國附醫風濕免疫科醫師蔡嘉哲表示,黃女從18歲開始發病,因外院誤診為痛風,直至23歲求診中國附醫風濕免疫科才找出病灶,並改善相關症狀。當時她懷疑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但檢測類風濕性因子(RF)及抗環瓜氨酸抗體(ACPA)都是陰性,無法明確診斷,醫療團隊啟動新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檢查,簡稱「BRI抗體檢測」,經檢驗黃女BRI血清為陽性,確定類風濕性關節炎,積極以新的抗風濕藥物包括疾病修飾抗風濕藥物及生物製劑治療,關節腫脹很快消失,目前持續治療中。

蔡嘉哲指出,關節炎發生率多為40歲左右女性。關節炎在美國及大陸超過5000萬及1億人口的流行率,罹患人口每年攀升,其中,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慢性發炎,且具破壞性自體免疫疾病,影響人口約0.5至1%。目前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可透過血清學檢查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子及抗環瓜氨酸抗體2種方法為主,但仍有至少30%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對於RF或ACPA是陰性。

蔡嘉哲說,臨床經驗推估台灣約有20萬人口為類風濕性關節炎,若延誤治療,會有終身殘疾風險。類風濕關節炎與牙周病密切關係,中國附醫研發團隊找到「anti-BRI抗體檢測」,精準導航,找出類風濕性關節炎血清抗體,陽性率由6成提升至8成,期望未來此診斷套組能作為第3個被用來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之檢測方法,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