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賢:中共動武肇因 外部勢力大於台獨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各界聚焦中共二十大,中共研究學者王信賢接受媒體訪問時分析中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值得關注的內容,包括人事預測、已發布的政治報告亮點以及其中涉台的重點等。

中共新一屆政治局常委即將在二十三日揭曉,影響至少未來五年的政治格局,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賢表示,由於中共高層人事資訊非常不透明,在沒有特定消息來源的情況下,只能按照經驗、規則來判斷。

其中,習近平打破過去慣例,連續第三度擔任中共總書記,至於政治局常委的人事判斷,他參考的五個原則是:一、七上八下(過去的傳統,現任常委六十七歲以下的連任、六十八歲以上的離任)。二、政治忠誠。三、習近平仍可能權力分享,沒有必要全部由自己人來坐所有的位子。四、有例循例。五、人選有無可替代性。綜合判斷,他認為這屆政治局常委有兩到四個會離任。

王信賢認為,應該會下栗戰書和韓正。他們年齡分別是七十二歲六十八歲,已經達標,而且有可替代性。另可能會下的是王滬寧與趙樂際。王滬寧是帶著政治任務進入常委職務的,其工作就是要去豐富「習近平思想」,並處理關於習近平歷史定位的問題。去年習近平在中共百年黨慶的講話,以及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的第三個歷史決議,基本上都已經達成這些目標。

現任中央辦公廳主任丁薛祥可能接趙樂際的位子,作中紀委書記。王信賢還說,二十大報告涉台內容裡,最突出的就是「反獨」加上「反外部勢力干涉」,「簡單來講,就是台灣問題鑲嵌進美中的戰略競爭裡頭,而且是重中之重」。習近平提到「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並表示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王信賢說,中共文件表述的「順序很重要」,此處優先講反外部勢力干涉、才講反獨,意思就是對台使用武力的原因「不是來自於台灣,而是來自外部」。

從統戰工作的角度來看,王信賢認為,接下來中共對台工作應該會讓台灣人逐漸面臨選擇:是要做走向戰爭的「台獨分子」、還是所謂的「愛國力量」,但這些都會是出於中共方面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