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南市青年》流行創意文誌第381期
採訪報導/《南市青年》編輯室
細心揹起躺在床上的老人,熟練將老人安置在輪椅上,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等各方面,這是吳俊德的日常,也是他一生的志業。他投身照顧行列近八年,付出專業做好每一件事,以同理心對待弱勢長者,即使沒有血緣關係,卻讓長者有「至親」的感覺。
心適居家長照機構負責人吳俊德,專長是照顧他人,興趣也是照顧他人,而弱勢老人是很需要被照顧的族群,因此他曾在專門照顧老人的基金會服務約五年,後來自己創立機構,把專長及理念更進一步落實在社區及家戶。
吳俊德外表是個樂觀開朗的大男孩,臉上堆滿笑容,被他照顧過的長者總是被他逗得很開心,對他念念不忘,把他當成自己的兒孫看待。
「哎唷!乖孫仔你來看我了哦!」一位阿嬤溫暖的手順勢滑過他的臉,吳俊德回憶說,那是寒流來的冬天,阿嬤的手是一股暖流,流入心中,那一幕讓他印象深刻,至今無法忘懷。
吳說,走入社區陪伴長者這份工作,一做也快八年了,很多人問他為什麼想做這一行?老人固執又難溝通,又愛把家裡用的髒髒臭臭的,他左思右想卻找不到一個正確答案,自忖:「可能因為自己成長背景的關係吧!」
吳俊德有段辛酸的青少年,他曾眼見爸爸在工作時又要照顧老邁或生病的家人,相當辛苦,爸爸相繼照顧阿公、阿嬤還有罹癌的媽媽。阿公因大腸癌進出醫院,阿嬤則是小病不斷,媽媽因乳癌進行化療。
他回憶說,那時家中大小責任落在爸爸身上,姊姊則擔起了媽媽的角色,需要幫忙打理家務,當時的他還是國中生,曾輪著到醫院照顧媽媽。媽媽很愛美,化療後伴隨的嘔吐、掉髮、乳房的切除,都讓媽媽歷經了不少苦頭。
媽媽尚未罹癌前,常需要到美髮廳去燙一下她的「半屏山」,有次媽媽騎車載他,遇上一場暴雨,媽媽還要坐在後座的他,雙手拿著風箏保護她的半瓶山。
吳俊德回憶媽媽,雖是笑著說話,眼裡卻泛著一絲淚光。
他說,媽媽雖然罹癌,仍和爸爸一起做成衣家庭代工,雖然體弱沒力氣,也堅持自己煮飯,罹癌的媽媽依然堅強守護這個家。
媽媽病情惡化的那天剛好是中秋節,吳俊德一家人就在醫院渡過了那一夜…
吳俊德國中到高中時期,是失去最多親人的時後,阿公、阿嬤、媽媽、外公、外婆相繼離世,看著爸爸在家人與工作間蠟蠋兩頭燒,長大後更能體會這份照顧的辛苦。
走過青少年時期的辛酸歲月,他畢業後投身照顧行列,更進一步到大學研讀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系,學習照顧技巧、營養學並修讀社工學分,讓被照顧者的心理及身體能更加舒適。
「即使嚐盡黑暗,勿忘心中良善。」是吳俊德的座右銘,上天給了他許多考驗,或許是為了磨練他成為一個更堅強的人,進而幫助老人們在人生最後一段路上增添色彩。
從事這份工作,或許也是為了回憶媽媽,拼湊與媽媽之間的美好回憶;也或許,是為了彌補無法再為媽媽盡孝的遺憾。但無論如何,他相信,只要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天上的媽媽一定會為他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