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在中醫的範疇裡、稱為「消渴」或是「三消」;其中以消渴這個病名最為常用,而且也比較類似於糖尿病的範疇。從「消渴」病名來看、「渴」指的是患者常常會有自覺性口渴的情形,所以一直想喝水或飲品,形成多飲、多食及多尿的症狀。「消」則是指患者很容易有飢餓感,一直會想進食,似乎食物進入體內立刻「消失」不見,吃了又要再吃的情形;另外「消」也是指「消耗」,病人的可能常感到缺乏倦怠乏力,很多糖尿病患者會有消瘦的症狀。從中醫的角度看,相對也代表病人有陰虛和氣虛的現象,身體的能量整個都不見了。
中醫在糖尿病的相關食療的做法,以清熱生津,疏肝理氣為主要方向,食物建議,在顧及總熱量攝取之下可以考慮選用以糖分較低的食材為主,如花耶菜、苦瓜、冬瓜、山藥、薏苡仁、南瓜、燕麥、牛蒡等等。在《諸病源候論》裡提到糖尿病人可使用養生導引的方法:「解衣平臥,伸腰,瞋少腹,五息止。引腎,去消渴」,是指病人可以鬆衣平臥,伸腰活動,提肛氣吸,將氣引導進入小腹的地方,反復呼吸五次之後,再將氣導引入腎(臍下膀胱處),作時舌抵上顎,增加口水在口腔裡面攪動,再把它往丹田的方向吞入,可以對幫助改善「消渴」的症狀,惟剛吃飽或飢餓時不建議做,且做完後,要稍微休息或散步一下,才可以再進食。
糖尿病中醫的分型與治療方面,中醫依照病況把糖尿病分為三型,包括熱盛傷津、胃陰虛損及腎陰不足。熱盛傷津治宜二冬湯加減,治以生津解渴、清熱潤肺為主。胃陰虛損治宜玉女煎加減,治以滋養胃陰、瀉下清熱為主。腎陰不足治宜六味地黃丸加減,治以滋腎養陰、補精降火。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尚未有根治的方法,但可以透過藥物及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去控制體內血糖值,使之維持正常水平,長遠治療目標是減少因體內血糖過高而造成的嚴重併發症。所有糖尿病人均需遵從飲食治療,以助控制病情,穩定血糖,一般原則如下:1. 均衡飲食,定時定量,以「少食多餐」為原則,有助穩定血糖。2.適量進食含碳水化合物之食物(包括五穀類、根莖類植物例如薯仔、水果、奶品類)。3.使用養陰生津,清熱潤燥以及能降血糖的中藥有很多,如 天花粉、葛根、沙參、麥冬、天冬、玄參、生地黃、知母、玉竹、杞子、石斛等。這類的藥物尤其是天花粉、葛根、沙參、麥冬、天冬、黃耆可以各取10公克,以1500CC的水煮開當茶飲使用,可生津清熱除煩、益氣滋陰,對於降低血中糖分亦能有所助益。
(作者∕台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炎龍中醫診所院長蘇守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