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Views 0Comments
幽門桿菌逃過胃鏡 抽血化驗現形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胃病是現代人文明病,其中幽門螺旋桿菌是禍首,不根除恐因併發慢性胃炎,增加胃癌發生率。童綜合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鄭煜明說,胃鏡採樣檢查未發現幽門螺旋桿菌並不代表不曾感染過。
27歲劉姓女子胃病症狀不明顯,只是偶有惡心感、胃悶,以為只是胃酸作祟吃制酸劑緩解,直到最近就診醫師建議胃鏡檢查才發現胃壁就像「荔枝殼」,讓人看了起雞皮疙瘩,嚴重慢性胃炎,為保險起見,醫師透過胃鏡一併切片檢查。
鄭煜明表示,劉姓女子胃鏡切片檢查良性,也未發現幽門螺旋桿菌,但不代表不曾感染過,甚至暗藏胃裡,所以進一步抽血化驗,果不其然患者過去曾經感染或現在正感染幽門桿菌。
鄭煜明指出,為一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並非每個人都有不適症狀,但多數會因導致胃酸過多,併發胃炎及十二指腸或胃潰瘍;另有一類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發生慢性胃炎,常有惡心、容易腹脹、消化不良,這種感覺很難和消化性潰瘍做區分。因此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有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若能將之根除,則潰瘍復發的機率將會大大降低。
鄭煜明說,治療幽門螺旋桿菌通常投以抗生素治療14天,可達9成療效。但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的藥物,少數病人會有頭暈、腹瀉、皮疹、惡心、便秘等副作用;停藥之後,這些不適現象都會隨即消失。
鄭煜明強調,幽門螺旋桿菌根除後仍有少數的患者可能會再感染,那麼個人衛生就格外重要,必需避免對胃部有害之醃製、過鹹、不潔食物,應多吃新鮮蔬果,其中含有β胡蘿蔔素及多種維生素對胃壁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