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重達
10多年前一名瘦骨嶙峋的病人找醫師諮詢,把醫師難倒了。醫師沒看過此類病例,之後也只找到零星相關個案報告。
病人多年前發生嚴重橫紋肌溶解症,幸運地撿回一命;可是,日後身體就變成皮包骨,怎樣都吃不胖。更糟糕的是,稍微活動一下就全身劇烈疼痛;為了生活容易些,身邊必備強力止痛藥。醫師對於他的痛苦感到束手無策,不時會想起這個案。
幾週前,門診來了位歸國男士,主述右下腿稍做運動就腫脹、痛。多年前他發生踝關節骨折,開刀後竟然產生右下腿憩室症候群(Compartment syndrome),嚴重到國外的醫生在小腿多處劃刀做憩室減壓,才避免了截肢的可能性。之後,他的日常生活還不受影響,就是沒辦法運動。
橫紋肌溶解症大部分病人是全身骨骼肌受侵犯,症狀當然是廣泛性,影響全身有橫紋肌的部位,可以理解為何病人會如此痛苦。下肢憩室症候群雖然只影響一側肢體,可是運動大部分需雙下肢參與,一邊不行當然無法享受運動。
橫紋肌溶解症與憩室症候群原因不同,對肌肉產生的結果一樣,都是造成肌肉纖維細胞壞死。完全壞死的肌肉無法再生,會被纖維化組織取代。纖維化組織缺乏彈性,無法正常承擔肌纖維該有的任務;除運動能力大減外,更容易產生症狀。
復健是可以訓練未受傷或部分受傷的肌纖維來承擔運動的需求。可是,訓練可以使被訓練的肌纖維肥大(hypertrophy),造成目視肢體變粗,回復原狀的假象;但是,能增加多少運動量仍決定於殘存、尚勘使用的肌纖維量。復健無法讓死掉的肌纖維細胞再生,也無法使纖維化組織轉變成肌纖維,更不能讓纖維化組織變強,得以承受運動需求。
預防重於治療。面對這不可逆的後遺症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輕易讓它們發生;或及早診斷、治療,將傷害減至最低而已。
(作者∕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顧問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