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CSRone永續智庫與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信義書院2023第九屆台灣永續報告分析發表會昨(廿四)日發表調查報告指出,97.3%企業訂定供應商管理政策,僅63.4%評估供應鏈風險。
CSRone永續智庫表示,隨著國際減碳趨勢、勞資關係、人權保障等各式議題的興起,企業逐漸擴大並提高供應商之永續政策要求,以確保在生產過程中,供應商針對減碳、人權管理等各面向目標之落實。根據數據統計,777家臺灣企業中已有97.3%(756家)訂定並揭露供應商管理政策,卻僅有63.4%(493家)針對供應商風險進行管理與評估。因此,供應夥伴永續管理的重要性逐年提升,企業須更加重視管理供應商之潛在風險。
開幕典禮中,CSRone永續智庫創辦人暨總經理嚴德芬表示,近年來氣候變遷所帶來災難愈發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地緣政治打亂供應鏈布局、能源市場供需失衡,以及不斷攀高的通膨利率正衝擊各階層的經濟等。不過,「企業在改變中建立韌性,在變動中還是要持續前行」,危機雖常常不邀而至,卻也是個考驗企業組織韌性、轉危為安,並絕處逢生的最好機會。
關鍵報告發現,全球「碳智能」正夯,29%臺灣企業回應淨零目標,仍達77.9%未進行碳足跡盤查。氣候危機近年不斷升溫,洪水、乾旱、森林大火、暴雪等氣候事件所造成的衝擊也愈發巨大。更駭人的是,全球平均溫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斷攀升,人類面臨不可逆的臨界點風險也越來越大。面對全球各地殷切期盼採取氣候行動,許多國家和企業單位紛紛設定「淨零排放」(net-zero)或「碳中和」(carbon neutral)承諾。我國政府亦在2022年3月宣誓達到2050淨零目標,並提出「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透過提高能源效率和推廣再生能源使用等多項策略,以落實淨零目標。
研究團隊首度針對臺灣企業出版之「碳」相關指標揭露,今年度分析研究人員進一步依據777本永續報告書統整觀察。分析發現企業提及「碳中和(23.6%)」、「碳權(12.6%)」、「內部碳定價(8.9%)」三者的比例,都呈現較前一年度提高的趨勢,其中尤以「碳中和」提及比例最高。然而,綜觀各企業所揭露的資訊,多數已揭露碳相關執行成果的企業僅占1.2%至2.4%之間,更有高達77.9%尚未進行碳足跡盤查。
此分析報告動員近50位研究人員、歷經六個月、分析946項指標完成,並於CSRone永續智庫年度盛會「第九屆台灣永續報告分析發表會」正式發布。分析發表會係由CSRone永續智庫、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信義書院、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所共同主辦。
策略合作夥伴包括:南山人壽;協力合作夥伴包含:BSI英國標準協會台灣分公司、國泰人壽、台灣愛普生、玉山金控、台灣水泥、WritePath雲翻譯、元大投信等單位。另有國際夥伴全球CEO聯盟CECP、國際氣候倡議組織Climate Group以及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框架GRI跨國支持。 (附圖由CSRone永續智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