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短程皆可 青少年擁有目標 比較快樂

研究顯示 即使有自閉特質/不擅社交/缺乏注意力等 同樣可因生活有目標而提升滿意度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擁有目標」可以讓人充滿幹勁、渴望達成,根據研究指出,相較於目標感較弱的同儕,目標感更強的青少年比較快樂,生活滿意度也較高。

董氏基金會引述一項發表於《幸福研究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研究者以200多位參與一個非營利組織《GripTape》學習挑戰方案的14-19歲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其中有70%是女性。在歷時70天的研究期間,參與研究的青少年每天都對自己的目標感、生活滿意度和四種正向(滿足、輕鬆、熱情或愉悅)與負向(憤怒、焦慮、懶散或悲傷)情緒的感受程度進行評分。

結果發現,無論參與者的亞臨床自閉症特徵、生活滿意度與目標傾向的水平如何,只要青少年感覺比平時更有目標性時,就會有更好的結果。這也說明每個人都可以實現目標,我們需要做的是幫助個人建立目標感。

台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林家興表示,這篇研究結果呈現了不論人格特質如何,即便有一些自閉特質或神經特質(如:不擅社交、缺乏注意力等)同樣可以因為生活有目標而提升生活滿意度。且不一定是長遠的人生目標才能提升幸福感,設定短程目標也有效果。只要生活有目標,就可以引導青少年去學習,自然會讓人比較有熱情、有方向,連同情緒也會變好。

林家興也提醒,自己設立目標比他人幫自己設立目標更有意義,會比較有熱情和全力以赴,自然有助於提升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不妨在開學時、生日、過新年,給自己訂個生活或學習目標,從自己最有熱情的領域去發想。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目標感是促進心理健康的重要元素。

葉雅馨建議,針對引導家中或班上的青少年設立目標,師長們可以先了解孩子的興趣(打電動、聽K-pop、桌遊),再和孩子分享自身經驗,讓孩子了解設定目標其實並不難;並幫助孩子發覺自己已經建立的好習慣(多喝水、不賴床),之後針對此習慣增強,溝通上也會更為順暢。

惟青少年考試、課業繁重,難免會對生活沒有目標,葉雅馨也建議家長,先關注孩子已經做到、做好的部分,不需要把「沒有目標」這件事看的太強烈。

總而言之,設立目標首先必須要有好的感覺、做起來相對容易,才會讓孩子有意願,進而繼續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