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志醫師專欄〉感冒後充斥打鼓聲… 竟是遠端段耳蝸管動脈狹窄

遠端段耳蝸管動脈發生狹窄(下方藍箭頭處)出現搏動性耳鳴,更遠端之耳蝸管動脈缺血(圖上2號虛線處),1000 Hz以下之耳蝸管功能不良(紫色區域)。(醫師陳建志提供)

一名20歲男大學生3個多月前罹患重度感冒,在發燒、鼻塞及喉嚨痛緩解後,覺得左耳悶悶的,聽聲音好像隔著一道牆,與人交談時會有迴音;還一直聽見低頻的「咚、咚、咚」,宛如鼓聲,節律跟心跳一樣。以為是中耳炎未癒,服用一段時間的抗生素,病症依舊。

就醫來到診間,發現其左耳在750 Hz以下,有輕度聽障以及耳蝸病變,而搏動性耳鳴聲之頻率在1000 Hz,音量為30聽覺分貝,原來是罹患了「遠端段耳蝸管動脈狹窄症候群」。

後方耳蝸動脈進入耳蝸管後,向前連到中央段耳蝸管動脈,向後連到遠端段耳蝸管動脈。若1000 Hz處耳蝸管處之遠端段耳蝸管動脈發生了病變,管腔狹窄,低於該頻率之耳蝸管發生缺氧,出現聽障,患者感到耳悶 (負相聽覺症狀);聽毛細胞受損,難以一起隨著聲響而擺動,聲音訊息啟動後,斷續或延遲,會被中樞解讀成迴音,易引起聽覺過敏。大量的血流,被狹窄處阻擋,震動附近耳蝸管,患者感受到搏動性耳鳴(正相聽覺症狀)。

此病乃病毒感染時,身體起了免疫反應,大量的巨噬細胞、白血球及抗體試圖去對抗病毒,卻誤擊耳蝸小動脈,造成動脈內皮發炎水腫。耳蝸缺血後水腫,再壓迫小動脈,加重缺血…成為惡性循環,可說是「耳中風」,若不治療,或許搏動性耳鳴會消失,但遺留永久性的低頻性聽障與代償性耳鳴。

治療此病,會靜脈注射高劑量副腎皮質素,減輕組織水腫與動脈壓迫,並抑制人體產生過多的抗體,必要時可注射免疫球蛋白,中和掉還殘存於血液中的錯誤抗體。本文個案在接受診療後1週,耳鳴及耳悶均已消失,建議每日服用1800毫克的二十碳五烯酸(EPA) 至少半年,避免管壁因沾黏而狹窄。搏動性耳鳴大多代表該頻率處的耳蝸管動脈出現狹窄,不可輕忽,雖說早期治療,效果愈好,但治療仍須本於正確診斷。

(作者∕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