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7千青少年自殺未遂 升36%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8日舉行「2019年世界自殺防治日學術研討會」,衛福部長陳時中(右3)、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李明濱(左2)等出席,呼籲人人成為珍愛生命守門人,同心協力防自殺。(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台灣青少年自殺率上升,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昨(9)日發布統計,2018年據通報有7000餘名青少年自殺未遂,自殺原因與家庭溝通、人際、精神疾病有關,近年校園霸凌影響,也微幅上升。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主任李明濱指出,根據自殺企圖通報資料統計中,2018年全國自殺企圖通報,以青少年族群上升36%,由5,176人次上升至7,038人次為最高。
 根據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分析結果,青少年族群通報原因中,除了「精神健康」與「情感人際關係」外,「校園學生問題」通報人次逐年上升,校園學生問題包含課業壓力、體罰、霸凌等因素。
 李明濱表示,近幾年霸凌議題在青少年及校園自殺防治方面備受重視,今年度針對霸凌議題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年滿15歲以上民眾約有15.3%民眾表示曾經「持續」被霸凌,推估約312.5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曾經被霸凌民眾中,有54.3%發生在10歲至14歲,地點以在學校占71.3%居多,受霸凌形式以言語霸凌占81%最為常見,且因曾被霸凌,有50.8%表示導致明顯的身體或心理傷害,其中有25.2%(推估約40萬人)具有情緒困擾,45.3%(推估約72萬人)一生中曾經認真地想過要自殺。
 由於青少年嗜用網路,加上自媒體盛行,高醫大學精神科主治醫師顏正芳指出,綜合研究發現,網路霸凌受害比傳統霸凌受害的自殺意念相關性更高,會增加14.5%自殺意念、8.7%嘗試自殺的危險,且男比女危險性更高。
 顏正芳指出,針對網路霸凌受害危險因子包括:已遭受傳統霸凌受害者、每天使用網路3-4小時的重度使用者、使用網路相機及簡訊把個人資料PO網者,進行預防和介入,如良好的家庭與師生關係,並透過觀察點閱自傷網站及早發現高自殺危險者。
 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長諶立中表示,社會應給個人足夠的支持系統,有助自殺預防。未來也將和教育部積極討論防治作為,尤其是校方發現孩子有狀況時,可多轉介,讓兒少心理專家介入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