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障近半 56萬人聽說讀寫吞嚥困難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吞嚥困難可能會造成進食嗆咳,營養及水分吸收不足,造成營養不良、吸入性肺炎甚至死亡。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今年特別舉辦「1照片1故事」徵件暨評選活動,盼加強大眾對吞嚥困難的關注度。

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資料,111年底台灣有超過56萬國人因身體構造和功能損傷而造成聽、說、讀、寫、算及吞嚥困難,占了所有身心障礙人數的46.8%。

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表示,許多年長者在早期吞嚥功能衰退時,常認為是年齡造成而輕忽它,沒有及早治療。另外,有些因為疾病而造成吞嚥障礙的病友,則是因為長期治療效果緩慢而放棄治療,錯失良機。

隨著年紀增長而逐漸退化的咀嚼、吞嚥能力,常讓長輩面臨美食在前卻咬不動、吞不下的問題。若進食量持續下降,容易造成營養不良、肌肉量減少、體重減輕等,進而加速失能、臥床。

當遇到咀嚼及吞嚥功能障礙時,可參考5個技巧,包括「味道香一點;質地軟一點;塊頭小一點;食物濕一點;固液分開吃」,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表示,最重要的莫過於提醒家中長輩要專心吃、慢慢吃、進食時盡量保持坐姿,避免邊吃東西邊講話或看電視,才能吃得安全又健康!

美國國會於2008年訂立每年六月為「國際吞嚥障礙意識月」,期望能提高社會大眾對吞嚥障礙的認識及重視。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自2020年起就響應這個國際上非常有意義的活動,每年舉行不同類型的活動。

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指出,今年特別舉辦「一照片一故事」徵件暨評選活動,這項活動自6月1日起開放投稿及網路票選,首獎高達1萬元,入選禮品包括實用的日本特製吞嚥水杯、湯匙及餐具組,希望透過照片中的剎那光影,邀請民眾、照顧者和醫療照護人員分享與「吞嚥」之間的小故事,讓社會大眾更加「認識吞嚥障礙、關心吞嚥障礙」,進而同理且願意幫助吞嚥障礙者有機會享受進食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