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廣角鏡〉人選之人仿生劇~勞資關係與企業共生關係近十年的發展轉折

1206
性別平等等議題是國際勞動人權的最大公約議題。圖為性別平等宣導活動。(本報資料照)

王冠斌

這兩天,最火紅的公共電視「人選之人—造浪者」,成為現實不論在政治、企業及社會的團體中,最為活生生的仿生劇,讓全國在社會經驗中的職場環境,高度的具有近視感。這片子從原來的娛樂性,到現在的新聞推播,不斷道歉下,「平等」議題,既是現實,也是危機,無論發生在政治圈、學術界、企業及社會團體,往往沒有處理好,便成為企業萬劫不復的重大傷害,並可能將長期以來的苦心經營,如品牌、信譽及供應商資格等毀於一旦。

每次在面臨企業主來訪或建置企業的風險管理系統,常是在員工檢舉、訴訟或內部的紛擾時,才不得不收拾善後,但這往往在就業歧視、性別平等、職場霸凌等議題上,對於企業的壓力,也不可能只是一個內部的單純行政程序、行政處分罷了,而是國際勞動人權的最大公約議題。藉此分享,最深刻的二個個案。

一、特助與會計婚外情。特助與會計的婚外情,因為都是處於權力核心,對企業主這已是手心手背都是肉的問題,沒處理好,問題不只是法律問題,而是不可控的發展。

二、研發主管和供應商。研發主管和供應商,一方介入他人婚姻,這也不是有在面對性平、性騷、就業歧視或民事問題;因為,產生的外溢問題是,外商公司對於有關於國際勞動公約,已是全球共識,是會影響公司股價及發布重訊的可能。

企業往往在面對這種程序正義議題時,因為權力或權利問題,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身分、階級為何,一直都存在,上自總統下至演藝界,都是因權力不對等下,不斷發生,而程序正義確往往不可得,故吹哨制度或網路散布,便是唯一的出口,雖非程序正義,也是不得不的選擇。

很多這方面問題,之所以會讓議題爆發,即在於太多的人設、企設(企業形象)及社會形像等,因此,透明機制,雖然是一個不得不的作法,但在現實社會中,也唯有這方式是可以保護受害者的衡平機制,對於加害者,也別想用社會資源去掩蓋不應有的行為。

個人常在面對勞工議題二十多年來,過往大多是勞基法中有關於工資、加班費、投保及職災等可量化的議題,到近十年有關於公共國際議題,如國際勞動人權、勞動剝削、就業歧視、性騷擾、血汗企業等,更是未來必須小心處理的議題。因為面臨的是不可控的外部壓力,如商譽受損、供應商資格、公民抵制及國家入境投資許可等不可控的公司生存問題,除了不可不慎外,適宜的處理及體制的風險管理機制,已不只是公關的因應,其實留下的,都可能是沉痛的代價。

(作者為勞資爭議獨任調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