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經失調/腸脹氣 婦胃食道假逆流

588
婦人胃灼熱服用胃食道逆流藥物沒改善,接受96小時無線酸鹼值監測,發現是假逆流,問題是自律神經失調和腸脹氣。(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64歲詹姓婦人胃灼熱,睡不著,喉嚨卡卡,四處就醫,胃鏡檢查後,服用強效制酸劑,卻沒改善,輾轉到中國附醫,接受96小時無線酸鹼值監測,發現是假逆流,問題在自律神經失調及腸脹氣,不用長期吃制酸劑。醫師說,胃食道逆流患者,吃藥8週沒緩解,接受24小時動態酸鹼值監測,找出關鍵再用藥,9成可改善。

中國附醫消化科醫師蕭望德指出,胃食道逆流盛行率,由30年前不到1成,到現在約3至4成,激增原因,與飲食習慣西化,及生活緊張壓力有關,典型症狀包括溢酸、火燒心、胸悶、胸痛,打嗝、惡心、嘔吐、上腹部悶痛、吞嚥疼痛或吞嚥困難等,還有一些食道外症狀,如喉嚨痛、喉嚨異物感、耳朵痛、咳嗽、呼吸喘促等都可能與胃食道逆流有相關。

蕭望德表示,好發年齡,在50歲至59歲,以及剛入社會的新鮮人的兩大類族群,女性罹患疾病的比率約男性高2倍。臨床上約4成病人,在胃鏡底下無明顯黏膜受損,使用藥物治療,症狀仍無明顯改善,建議可進一步使用「動態酸鹼值監測」及「高解析食道蠕動壓力檢測」,幫助更精準的評估,監測食道內的變化。

蕭望德說,40歲謝姓患者是金融業上班族,長期工作壓力大,經常半夜回家後才進食,長期下來,感覺胃灼熱,自行買藥服用,稍有緩解,直到最近,半夜經常被火燒心驚醒,還併發乾咳,無法再入睡,隔天上班精神不濟、無法工作,造成精神緊繃、易怒,甚至動起輕生念頭。

多重折磨下,接受24小時「動態酸鹼值監測 」,將1條0.2公分細小導管,經鼻腔放入食道與胃附近,導管外接動態記錄器,檢查發現謝男夜間尤其是躺下時,胃酸逆流非常嚴重,經過更改服用制酸劑時間,及改變晚餐飲食內容,戒除吃宵夜習慣,夜間火燒心症狀明顯改善。

另外,詹姓婦人胃灼熱,睡不著,喉嚨卡卡,四處就醫,胃鏡檢查後,服用強效制酸劑,卻沒改善,輾轉到中國附醫,先接受24小時食道酸鹼監測,卻不像謝男能找到明顯酸逆流,由於上腹部灼熱感十分明顯,決定接受96小時無線酸鹼值監測,才發現是假逆流,問題在自律神經失調及腸脹氣,總算不用長期吃制酸劑,其後轉介其他門診治療後,胃灼熱症狀也稍有緩解。

蕭望德說,胃食道逆流患者,吃藥8週沒緩解,建議可做24小時動態酸鹼值監測,找出關鍵再用藥,9成以上可獲改善。因為胃酸可幫助消化,如果長期服用抑制胃酸的藥物,恐影響鈣質吸收,若檢查發現不是胃酸逆流,建議不用一直吃制酸藥物,也可避免老年人骨質疏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