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民進黨角逐總統大位的副總統賴清德,日前宣布將補助私立大專生學雜費,教育部隨即跟進表示最快明年二月實施,預估一年的總經費約一百五十億元;不僅如此,行政院長陳建仁又加碼高中職學費全面免費,但教育部僅表示此案尚在研議中。台灣教育制度問題叢生,尤其高等教育更是面臨嚴峻挑戰;民進黨政府不思進行治本的教育政策改革,卻企圖以撒幣補貼遮掩病症,完全凸顯民進黨的炒作短線心態。
在民進黨完全執政之下,補貼成為蔡政府粉飾太平的撇步,隨手上網搜尋:救觀光業靠補貼、農產品賣不出去靠補貼、台電虧錢靠補貼、青年買不起房靠補貼。如果這些補貼可以徹底剷除造成困境的病灶,倒也算是協助暫度難關;問題在於,這些補貼的錢花下去之後卻沒有達到改變體質的效果,難怪會被質疑為政策買票。
以賴清德和蔡政府最近密集推出的這兩項教育補貼觀察,可以輕易看出都是即興脫口秀。首先,補貼私立大專生學雜費看似減輕學生負擔,但據估計,由於少子化衝擊,未來五、六年可能會有四、五十所大專校院退場;倘若這種慘況真的爆發,程度較差的學生也可能沒有學校可念,就算補貼他們學雜費又有何意義?政策面改變為何要人人可念大學的觀念,應該更重要吧!
其次,補貼私立大專生學雜費,估計每年需要一百五十億元經費;但是,這筆錢要從哪裡來呢?教育部長表示「會以外加方式,不會排擠現有的教育措施」、「將向行政院爭取額外的經費支應」,陳建仁則表示已指示教育部規畫方案;由此推斷,在賴清德宣布這項補貼之前,行政院、教育部還不知道這筆每年一百五十億元的經費在哪裡,更別提教育部是否已經評估過這一大筆補貼經費砸下去之後能獲得什麼效益。簡言之,這項補貼的即興演出色彩相當濃厚。
再進一步而言,由於私立大專校院學費遠高於公立,加上私立大專校院學費長期凍漲,導致公私立大專校院的競爭公平性出現巨大落差,的確是目前高教制度的一大問題;但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學用落差可能更迫切需要改善。據統計,去年大專以上學歷的平均失業人數為二十七萬一千人,比二0一五年多出三萬七千人;另據調查,近二十年來台灣科技產業持續擴張,但理工科系的畢業生人數卻跟不上此一趨勢,產生企業鬧人才荒、學生卻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弔詭現象。
學用落差只是當前高教問題的冰山一角,其他如學歷貶值、大專校院教職低薪導致教育品質難以提升、「多元入學」淪為「多錢入學」任令弱勢生陷入競爭劣勢、私立大學兼任教師比重偏高、年輕博士找不到專任教職淪為流浪教授等等,都是亟待解決或改善的問題。民進黨完全執政七年多來,並沒有針對這些問題推出有效因應政策,讓問題越拖越嚴重,而這些問題更不可能單靠補貼私立大專校院學生學雜費就會自動消失。
至於高中職學費全面免費,同樣也是「撒幣救教育」的詭異思維。從學校的角度出發,政府有沒有補助學生學費,對學校並沒有差別,只是學費是從學生方面收到還是從政府方面收到,根本無法紓緩私立大專校院或高中職的經營壓力。
順帶一提,這七年多來中央政府負債持續攀升,而且還在繼續「衝衝衝」,這兩筆對學生的補貼經費該不會又要靠舉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