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台南中醫師公會專欄〉中醫治療中暑與夏季養生之道


從事安裝太陽能板的41歲男子,日前於豔陽下工作中暑暈倒送醫,感覺胸悶惡心、頭暈(脹)及倦怠,經友人介紹到診間。中醫四診紀錄如下,望診:身材瘦黑且面紅;聞診:聲音弱;問診:多汗、口乾(喝大量水仍無法止渴)、胸悶惡心、倦怠無力、小便量少且紅赤;舌診:「舌尖紅,中後段白膩」;脈診:「左寸細澀,右關浮澀」。中醫證型:「暑邪傷陰,濕邪中阻」。內服處方思維:「養陰生津、清暑化濕」。經以刮痧配合內服中藥治療後,上述諸症皆癒。

中暑死亡率可達30%,足以威脅生命之急症,乃人體吸收或產生過多熱量,卻無法有效散熱,造成組織細胞傷害,甚至器官失去正常功能,需迅速診斷與治療。傳統型中暑高危險群,包括曾有中暑病史、老人合併有心臟功能不佳、長期臥床或活動較少而導致肌肉張力不良與皮膚循環不好、小孩與缺乏空調設備的人、肥胖、腎功能缺損或其他慢性疾病,缺乏應對環境熱壓力上升的能力;勞動型中暑高危險群:需在高溫高熱環境中勞動的人,如運動員、軍人、勞工。中暑的病人往往會有熱壓力的曝露病史,體溫會超過40℃,合併有中樞神經症狀(如瞻妄、意識改變、癲癇、昏迷)。此時應迅速將病人從高熱的環境中移至陰涼遮蔽處,若病人清醒,建議病人自行經口補充水分,可用濕毛巾擦拭身體幫助降溫,並協助盡快送醫。

《景岳全書.暑證》:「暑本夏月之熱病,然有中暑而病者,有因暑而致病者,此其病有不同,而總由於暑;暑有八證:脈虛,自汗,身熱,背寒,面垢,煩渴,手足微冷,體重是也。暑有陰陽二證,曰陰暑,曰陽暑。陰暑(傷寒)症狀,發熱頭痛、無汗惡寒、身形拘急、肢體痠痛,治法惟宜溫散為主;又有不慎口腹,過食生冷,以致寒涼傷臟,而為嘔吐,瀉痢,腹痛等證,此亦因暑受寒,但以寒邪在內,治宜溫中為主。陽暑症狀,頭痛煩躁、肌體大熱、大渴大汗、脈浮氣喘,或無氣以動等證;治法察氣之虛實,火之微甚,或補或清,以固其氣。」

中醫治療中暑,除了刮痧配合內服中藥治療,也有適合夏季益氣祛暑之茶飲:「沙麥袪暑飲」功效為益氣袪暑、養陰生津。材料:沙參3錢、麥門冬3錢、白茅根3錢、燈心2錢、荷葉3錢、甘草2錢、淡竹葉3錢、滑石3錢(包煎)、烏梅3粒。作法:1.將滑石(包煎)先放入鍋壺中煮15分鐘後,再將其餘藥材放入。2.加水淹過藥材約大拇指高度。3.煎煮至沸騰且藥味出來即可。

(作者∕台南市銘輝中醫診所醫師蕭銘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