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癌免疫療法 病理完全緩解提高11倍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王金洲(左)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秘書長趙盈凱(右)指出,免疫治療擴大至早期肺癌的輔助治療,使肺癌治療再添生力軍。(台灣肺癌學會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肺癌每年致死人數已破萬人,約每小時就有1人因肺癌過世,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外科主任趙盈凱表示,現行早期肺癌的可輔助治療以化療為主,但術後復發率卻達40%-70%,近年來醫界發現使用免疫療法進行術前輔助治療,可以使患者達到病理完全緩解的比例從2.2%提升至24%,提高近11倍。

肺癌連續19年居我國十大癌症死因之首,因肺部神經偏少,初期很少出現疼痛或不適感,等到患者「有感」時有很高比例都已轉移。不過,若患者在第3A期,僅有同側縱膈腔淋巴轉移時,仍可透過手術切除治療,但術後的高復發率相當高,也造成死亡率居高不下。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王金洲表示,肺癌不是癌症中在台灣盛行率最高的,但卻是死亡率最高的,主因之一就是發現得晚、無法手術,早期有近8成都是到3、4期才發現;到2020年癌症登記報告非小細胞肺癌個案診斷出時已是3、4期病人大約占50%,就只能依賴化療、標靶藥物或免疫療法延長存活期,無法靠手術根治。

趙盈凱表示,罹患非小細胞肺癌的東方人,約60%帶有標靶基因,可以標靶藥物治療;但其餘4成標靶投藥效果有限。肺癌就算在第2期或第3期初發現,並且經手術切除,復發率仍有40到70%,近年發展的輔助治療,依在術前、術後使用分為2大種類,可讓手術效果更好、避免復發,但僅以化療為主的輔助治療卻僅能提升5%的5年存活率。

王金洲表示,臨床上觀察到免疫療法、免疫合併療法在晚期肺癌治療成效顯著,現隨篩檢推廣,早期診斷患者增加,免疫療法提可以延緩晚期患者的疾病惡化並延長存活期,近年也開始擴大應用,並以早期患者的術前輔助治療為主。趙盈凱補充,研究指出對比過去術前單純輔助化療,合併免疫療法應用於肺癌術前輔助能降低疾病出現惡化或復發的機率,在TFDA核准免疫治療可用於術後輔助後,如今又再踏入術前輔助的領域,將造福更多患者,成為翻轉癌友人生的新希望。

台灣肺癌學會舉出實際案例,一名40多歲男性在健檢做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時發現罹患2期肺癌,且腫瘤長在肺部中央,雖然可靠手術治療,但須切除6成之肺組織,日後光走路就喘。醫師評估狀況後,建議使用術前免疫治療,先縮小腫瘤再動手術,術後一週病理報告出爐,在組織切片中已完全測不到癌細胞,有望再多活好幾年。但因免疫療法尚未納入健保給付,患者需自費30至40萬元治療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