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57歲黃女士反覆感冒後演變成慢性鼻竇炎,服用抗生素未見改善,因鼻涕及鼻腔異味備感困擾而前往中醫就診,經過科學中藥調理,搭配西藥鼻噴劑治療,在治療2週後,鼻蓄膿及鼻腔異味等症狀已有明顯改善。
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温育芯表示,鼻竇炎常見症狀包含鼻塞、黃膿鼻涕、鼻水倒流及鼻腔異味,其他症狀如臉部疼痛、嗅覺減退或喪失等,依時間可分為急性(小於3個月)及慢性(大於3個月)。急性鼻竇炎往往伴隨感冒出現;慢性鼻竇炎通常是急性期沒有治療完全,造成無法順利排空鼻竇膿液,漸演變成慢性疾病。慢性鼻竇炎則可分為有息肉和無息肉兩類,主要機轉是因生物膜、細菌外毒素等刺激黏膜上皮導致分泌物增加黏膜腫脹,干擾鼻竇與鼻道清除分泌物的能力。耳鼻喉科檢查常以內視鏡或電腦斷層作為診斷標準,西醫治療以藥物及手術為主要方向。
温育芯說,鼻竇炎在中醫上稱為「鼻淵」,因風邪、濕邪等致病因素侵入體內所致,急性期通常以辛夷清肺湯清熱化痰、小青龍湯溫化痰飲等方劑治療,配合貝母、半夏等化痰藥,或白芷、蒼耳子等宣通鼻竅藥物,及黃芩、黃連等清熱解毒藥物,來達到清利鼻涕、緩解鼻竇發炎的效果。同時也會使用少許活血化瘀藥物,減少鼻瘜肉再度復發。病情穩定後,後續調理期依照患者個人體質加以辨證,以調補功能不足的臟腑為治療方向。
除了科學中藥治療外,患者也可以選擇搭配針灸治療,或居家自我保健每日定時自行按摩鼻子周圍的迎香穴及上迎香穴、臉部的印堂穴及眼周的睛明穴,及四肢的合谷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藉由簡易的自我穴位按摩疏通經絡,減輕鼻塞鼻涕之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