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華副文字

〈中華副刊〉立秋之美

■王丹丹

歲月的時鐘像是上足了發條,滴答滴答的在手指縫間,就把長長的夏天給甩在了身後。蟬鳴漸止,汗跡漸幹,落葉漸漸的牟足了勁,指引著立秋,就這樣帶著自己的秉性來了。一個轉身,夏天便成了故事,往日既已不再,不如向前看看立秋的美好。

立秋之美,美在清爽。「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跟隨著宋代詩人劉瀚的《立秋》一詩,我們就能感受到,仿佛立秋一到,大自然就換下了一副容顏。

小烏鴉的鳴叫鴰耳,待乳鴉聲散去時,只有玉色屏風空虛寂寞地立著。秋風吹來,頓覺枕邊清新涼爽,就像有人在床邊用絹扇在扇一樣。睡夢中朦朦朧朧地聽見外面秋風蕭蕭,可是醒來去找,卻什麼也找不到,只見落滿臺階的梧桐葉,沐浴在朗朗的月光中。滿目秋色裡,這「一枕新涼一扇風」,足以扇的人們,陶醉在秋天的清爽裡。

立秋之美,美在明澈。「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唐代詩人劉言史的《立秋》,確是把明澈二字貫穿其中。

立秋的早晨,已經沒有那麼炎熱了,能感受到氣溫在逐漸降低。天空澄澈,漸漸收斂了夏天的顏色,路邊梧桐葉子飄落,發出了第一聲宣告:秋天,已經來了。如果一葉飄落可以知秋,那麼一份明澈,自然也是秋天的最佳代言。

立秋之美,美在秋雨。「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溜瀉。跳波自相濺,白鷺驚複下。」大詩人王維在《欒家瀨》中,以一個「颯」字定位秋雨,可謂傳神。

山谷中的溪水蜿蜒曲折,深淺變化莫測。有時出現深潭,有時出現湍急流水。流水雖然湍急,但遊魚歷歷可數,鷺鷥常在這裡覓食。正當鷺鷥全神貫注地等候食物的時候,急流與堅石相擊,濺起的水珠像小石子似的,擊在鷺鷥身上,嚇得它展翅驚飛。當它明白過來這是一場虛驚之後,便又安詳地飛了下來,落在原處。這一幅有趣的場景,氤氳著恬靜淡雅的畫面美、流淌著空靈清幽的旋律美,更點睛的便是那場秋雨之美。

立秋之美,美在收穫。「雞唱三聲天欲明,安排飯碗與茶瓶。良人猶恐催耕早,自扯蓬窗看曉星。」南宋詩人華嶽在《田家》一詩中,描繪了農忙的辛苦。但在這份辛苦中,有著秋天收穫的喜悅。

等到莊稼成熟那天,雞鳴不過三聲,農家主人便早早安排好了飯碗、茶瓶,帶到田地中,開始收割農物。傍晚,勞累的一天的人把最後一抹落日的餘暉帶回家,飲一杯冰水,吃一頓飽飯,明天,又是新的開始。每一份勞累,都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每一份種植,都是為了更好的收穫。而這收穫之美,想來只有秋天能夠給予。

長夏將盡,立秋而至。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複驚。在這個收穫的季節,金黃的季節,熱情的季節,迷人的季節裡,讓我們靜靜地感受著,那些俯仰之間的立秋之美吧!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