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矛盾共存的時代──談《山楂樹之戀》的悲劇性

■蘇穩中

記得有一本書這樣描述:「以前被批鬥過的,現在都因為文革成了毛主席的擁護者,批鬥了別人,而過去批鬥別人,現在則徬徨不已,只好站在對自己最有利的一方盲目的跟著別人批鬥別人。」中國文革運動,每個人都學會了說「真誠」的謊話假話,真正說真話的人被打入冷宮。

《山楂樹之戀》是中國導演張藝謀執導的一部文藝類電影,其改編於小說《山楂樹之戀》。2010年9月在中國上映後,打破中國文藝片票房紀錄。筆者在大學時期,對中國當代政治、經濟及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甚至還讀完了鄧小平文選。對於發生在中國文革時期的歷史,有千千萬萬的面向,批鬥仍是核心。這樣的批鬥文化迄今仍深入在中國文化中,「批鬥」在目前的漢語語境裡,指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建政後的一種政治運動形式,該政治運動形式在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時期到達頂峰。

身為批鬥的主體紅衛兵,年邁後為過去批鬥師長道歉,近來有不少這樣的案例出現。筆者認為,除了道歉外,過去的紅衛兵應勇於披露真相,例如寫成回憶錄或寫實文學,將文革的某部分面貌復原重建,好讓後人窺見文革的一些事情,例如如何呈現在政治壓迫中追求生命自由的過程,並以歷史為鑑,讓後人省思,避免重蹈覆轍。

而《山楂樹之戀》便試圖提供這一個面向。它描述文革時期下鄉青年的純愛故事,筆者看完後,認識到張藝謀不只執導多部中國商業電影,成功吸引全世界目光,也對他的純愛文藝類型電影在政治面多所隱喻,感到振奮,內心更對片中男女主角生離死別的愛情相當不捨。張導在電影中處理的悲劇很平實,甚至簡單到覺得很沉悶,跟華裔導演吳宇森的《太平輪:亂世浮生》豪華夢幻的悲劇相較,張藝謀的悲劇很真,一路就這麼平鋪直敘直說兩人相愛的故事到最後才出現最大的催淚情節,筆者於是在終局才對這小倆口的愛情深深嘆息,也讓人再一次見識到一份永恆遺憾的沉重,女主角就這麼懷著悲傷直到終老,如同另一部純愛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揪心的遺憾:「我們都老了,但你永遠年輕著呢!」

《山楂樹之戀》完全吸引筆者目光的是故事背景,也就是中國文化大革命時代,片中設定的文革時期是大時代脈絡,但這裡張藝謀不直接處理文革的政治問題,在片中所有的文革氣息呈現,導演表達的方式都不是政治宣傳,而是透過女主角的父母出身背景間接說明了文革家庭的「紅色」成份相當能夠判定年輕人的未來出路,也即是說,家庭成分如果不夠好,只要在學校肯努力學習就可能轉正,但是張藝謀在片中卻只輕輕點到為止,沒有持續處理這個脈絡,筆者覺得很可惜,也許是原本的劇本以及電影本來就將純愛這個重點當成主線,對階級成份預留伏筆,因此女主角的家庭背景以及轉正問題在電影中就只排在次要地位了。

在愛情世界中,男性被賦予的社會角色通常是主動積極的,在這部片中兩人相識到相愛的鋪陳也同樣是這樣處理的,但是,現實上在文革時期,這種男性的角色是非常反文革精神的,片中最隱晦的段子就是若有似無的顛覆舊有文革視野,導演以隱晦手法處理這個視野是一個突出的重點。

第二點,張藝謀特別用隱喻的方式說明文革時期的愛情故事是深具人性情懷的,這個處理方式確實有別於歷史教科書上的文革視野,舊的文革視野是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只是手段,而最後為社會主義祖國犧牲才是目的,但在片中呈現隱晦的視野是個人追求某種生命價值例如愛情才是個人生活在世的目的,勞動、學習為人民服務變得不再是生命主要目的。

這個新的文革視野從愛情切入,談的就不再是毛語錄與社會主義祖國,而是「我們」的愛情、「我們」的小孩以及「我們」的幸福,從這點來看,新的文革視野在看待所謂的「我們」與政治的距離就被刻意拉遠了,從而彰顯放大的反而是真真實實屬於人性關於欲望享受的無窮張力,例如在片中男女主角午後時分偷偷的在河邊嬉水就是很明顯的證據。

張藝謀從年輕人純粹談戀愛的角度去觀察文革時期人們,總是美好的、是熱情的也是感性的「人們」在「對話」著,而不是只有冷酷執行命令的機器人,然而這點也是《山楂樹之戀》悲劇的起始點。張藝謀處理文革時代的人性問題,雖然相當隱晦,所以表面上看到的還是政治與人性在矛盾中共存,從這點去看片中相愛與死亡的過程,雖然導演刻意讓階級問題在處理手法上稍為禮讓給理想的純愛空間,但政治仍左右了女主角家庭,特別是到後來兩人淚流離別與越來越無力的互動可看出,共存的矛盾在純愛的主線中終究消融於死亡的終局,感性的愛情在文革的角色最終是灰飛煙滅的,也許張藝謀在片終要呈給我們的隱喻是,文革這個階級鬥爭至上的時代就是悲劇情節的大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