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有70-80%的婦女在懷孕初期有惡心嘔吐的症狀,就是所謂的「孕吐」,或稱害喜,通常發生在懷孕後4-16周之間,大部分的婦女在妊娠3個月後症狀緩解,但也有些人症狀持續整個孕期。害喜的症狀一般不會很嚴重,所以不需治療。但如果是嚴重且持續的惡心嘔吐,常會影響孕婦的生活品質以及胎兒的健康,則建議治療。
醫學研究指出,孕婦孕吐與人類絨毛膜激素(HCG)有關,HCG的濃度在懷孕10-12週時會達到最高,因此HCG愈高,孕吐的情形就愈嚴重。所以懷孕12週後,大部分人的孕吐情況就會減緩,只有少部分會持續到7、8個月。
隋朝時期對孕吐就已經有所陳述,《諸病源候論.婦人妊娠病諸候上》:「惡阻病者,心中憒悶,頭眩,四肢煩疼,懈惰不欲執作,惡聞食氣,欲噉鹹酸果實,多睡少起,世云惡食,又云惡字是也。」本病的主要機理是沖氣上逆,胃失和降。常見分型有胃虛、肝熱、痰滯等。
「胃虛型」常見症狀為不思飲食,食入即吐,頭暈體倦,怠惰思睡,治療法則:健胃和中,降逆止嘔。「肝熱型」常見症狀為嘔吐酸水或苦水,頭暈目眩,口苦咽干,渴喜冷飲,治療法則:清肝和胃,降逆止嘔。「痰滯型」常見症狀為嘔吐痰涎,胸膈滿悶,不思飲食,心悸氣短,治療法則:化痰除濕,降逆止嘔。筆者在門診常見孕吐屬胃虛型患者,給予理氣和中,降逆止嘔中藥,如陳皮、半夏、生薑、大棗等,中藥全方補脾胃,降逆氣,使嘔吐得止。
孕吐可以搭配按摩止吐穴位,可在「內關穴」及「足三里穴」按摩3-5分鐘,內關穴有助於消除胃脹、止嗝、止嘔吐。足三里穴是保健第一大穴,調理脾胃,幫助消化止嘔。除了中藥治療外,進食時可少量多餐,少吃容易脹氣食物,例如豆類製品,以及少吃油膩及辛辣的食物、甜食、及含咖啡因的飲食,可以多吃生薑片或薑湯、奇異果或是新鮮的水果及果汁。
當孕婦身體不適時,會擔心部分西藥會對胎兒有影響,而經過檢驗的中藥在臨床中醫師使用下安全性反而好。中醫師詳細診察給予適當處方後可以有效改善症狀,建議孕婦身體不適時可尋求合格專業的中醫師治療,才能讓疾病快速緩解,安心地度過孕期。(作者/台南市長安中醫診所醫師蘇惠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