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醫師專欄>血小板注射與異位骨化性肌炎

■吳重達

2015年有論文報告指出,美式足球的職業球員鼠蹊部受傷後,以注射自體血小板(PRP)治療,有發生異位骨化性肌炎(Ectopic Ossification)的狀況。

異位骨化性肌炎就是在肌肉內長出骨頭,並不是個常見狀況。受傷、手術引起肌肉大量出血,身體無法完全吸收;或對受傷的肌肉做重覆、不當的外力處理,就有機會發生這個麻煩的後遺症。這是骨科醫師不想碰到的毛病,保守治療不見得見效,不得已開刀將骨化組織移除又有出血與高復發率的問題。因此預防是最好的對策。

今年1月,美國骨科運動醫學雜誌一篇針對3642名核心肌群受傷,接受自體血小板注射的病人做6年(2014~2019)的追蹤,有68位病人發生異位骨化性肌炎,其中有62位是運動員。這群運動員中有44位(64.7%)接受過自體血小板注射治療,對照組(沒注射者)只有0.7%;其中,28位職業美式足球員接受注射,有22位(78.6%)發生異位骨化性肌炎。因此,以自體血小板注射來治療核心肌群肌肉傷害是需要再思考一下。

其實,醫師在手術中觀察到的一些現象也可提供參考。做肩關節鏡手術,肩峰骨下空間充滿了異樣軟組織,需花很多工夫才能清除,過程中伴隨著不斷的出血,看起來很不順眼,令醫師感覺毛毛的組織送病理檢查,結果是大量的慢性發炎的滑液囊與纖維化組織。阿基里斯腱斷裂的病人手術時也有類似發現,這些病人在手術前都做過自體血小板注射。

醫師推測,自體血小板中有各種因子,抗發炎、止痛、促進癒合等,再加上各自廠牌的藥方,因而導致組織的異常增生、變性,這些組織反而使得治療效果打折或不彰,甚至引起異位骨化性肌炎。

(作者∕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顧問醫師)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