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健康文字

骨鬆性骨折 後遺症無法補救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台灣慢性病之王「三高一低」,其中「低」即是「低骨密」,骨密度過低將造成骨質疏鬆症,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提醒,骨鬆性骨折留下的後遺症無法完全康復補救,預防性治療才是王道。

根據國發會數據推估,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根據統計調查,65歲以上民眾發生1次以上的脊椎體壓迫性骨折,女性占19.8%,男性12.5%,更年期婦女骨鬆症盛行率約為30%,足見骨質疏鬆症為台灣全民健康未來高度隱憂。

骨鬆症學會秘書長暨高醫岡山醫院骨科部主任林松彥醫師憂心,大多數患者直到骨折後才發現早已罹患骨鬆。然而,骨鬆性骨折對生活影響非常嚴重,除可能導致行動不便,嚴重者甚至無法自理。

林松彥表示,一旦骨質疏鬆性骨折,患者留下的併發症是完全無法補救的,即便擁有再高深手術技術,面對骨鬆性骨折,也沒辦法達到穩定固定,這些患者無法早期康復、活動,恐有後遺症及併發症。

要想有效治癒,「預防性治療」才是王道。林松彥說明,最有效避免骨鬆性骨折及後遺症,即是先行檢測出骨密度異樣,加以預防。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