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iews 0Comments
經前症候群顏面抽搐之中醫療法
診間一名36歲女性患者,經前容易顏面抽搐,平常易頭暈與四肢冰冷,長期經前服用西藥止痛劑,求助中醫治療。四診紀錄如下,望診:身形偏瘦;觸診:雙側肩項肌肉緊束;問診:經前顏面抽搐,月經來潮量少且色黑偶有血塊,下腹易悶,平素喜飲冰飲,夜眠差且長期熬夜,倦怠感,易生悶氣,頭暈與心悸且四肢冰冷;舌診:『舌淡紅苔白膩且有齒痕』;脈診:『左關弦;右關細澀』。中醫辨證:『肝鬱脾虛』。針藥處方思維:『疏肝健脾、補氣養血』。內服中藥約2個月後之經期來潮前,上述症狀皆癒。
「經前症候群」於臨床上的診斷是依據女性在月經週期中的後半黃體期(約月經來前一週)時,是否有特定臨床症狀造成生活上的影響;「經前不悅症」則是指更嚴重且令人衰弱的情感症狀,致使人際關係、社會與職業領域受到衝擊。經前症候群與經前不悅症的病因尚未確定,但有以下相關理論提出:一,月經週期內雌激素與黃體素的濃度波動比較明顯;二,血清素與丙型氨基丁酸(GABA);三,遺傳。主要心理與生理症狀如下:1.心理症狀:易怒、焦慮、食慾改變、性慾改變、注意力下降、憂鬱、失控衝動、情緒不穩、睡眠品質改變或嗜睡、緊張、不參與平時活動;2.生理症狀:腹脹痛、身體疼痛、乳房腫脹、頭痛、疲勞、惡心、四肢腫脹、體重增加。
治療方法:1.非藥物療法:運動、營養補給品(補充鈣、維他命B6、維他命D);2.認知行為治療法;3.藥物的首選治療: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二線藥物則有口服避孕藥或促性腺釋放激素促進劑;4.全子宮卵巢切除為治療的最終手段。
從人體之十二正經與奇經八脈兩大系統歸納得知,足三陽及手三陽主司人體六腑的氣血,且集中於頭部及臉部,任督二脈也皆匯集於此,故古醫書記載:頭為「諸陽之首」、「諸陽所會,百脈相通」。“女子以血為用”,”血者,藏於肝,統於脾,主于心”,又“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精血同源”,腎為氣血之根,故本病又與「肝、心、脾、腎」有關。月經前後全身氣血匯集於下焦,若平素喜飲冰涼則陽氣偏弱,或飲食作息不正常則陰血偏虧,故將經前顏面抽搐分為虛實兩端,其中:實者為『肝氣鬱結、氣滯血瘀、寒凝血脈、痰熱阻滯』; 虛者為『氣血不足,肝腎陰虛』。
多數女性在經期前後都曾經歷過生理或心理上的不悅症狀。中醫藉由「辨證求因,審因論治」之獨特性,配合患者清淡飲食,忌食冰涼飲料(含冰塊飲料、青茶、綠茶)、重口味食物(奶酪、加工食品)、含酒精與咖啡因飲料,改善生活作息與充足睡眠可加速痊癒。(作者/台南市銘輝中醫診所醫師蕭銘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