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0Comments
陳永源對文化中心貢獻 無愧此生
前台南市文化中心主任陳永源於六月二十四日在睡夢中往生,享年八十五歲;將於七月三日舉辦告別式,本報前總編輯吳昭明書寫悼念一文,與讀者一起追憶。
陳永源在文化中心的許多作為,不但開風氣之先,其建樹更是晚近數十年最值得稱道者,他的努力無愧此生。
一九八三年,陳永源奉蘇南成市長之命籌建文化中心。從演藝廳、國際會議廳與音響,乃至庭園、植栽的設計,以及水塘的保留與再利用,一點一滴都是陳永源呵護的成果。工程完工後擔任文化中心主任,一直到一九九八年。本文僅就此階段,展演、活動等面向列舉一二,以彰顯陳永源的事功。
文化中心位在四期重劃區,成立伊始,附近多屬空地。在「荒郊野外」舉辦活動,如何招徠觀眾?陳永源乃發揮「自我行銷」、「培養消費者」的理念,推出「文化家庭日」,每個月兩次,邀請五十戶人家到文化中心參訪、觀賞表演,以及座談等,偏遠地方則派車接送,因而打響知名度。此一創舉,文建會主委郭為藩帶著家人親身體驗之後,指示各縣市將「文化家庭日」列為推行要項。
吸引人氣之後,必得有相應的展演以維繫熱潮。早年,台南人不習慣付費看表演。舞門舞集來台南公演,觀眾不多,林懷民一度放話,不再到台南演出。陳永源乃宣導「藝術有價」,即便每場只有五元或十元,總要購票進場,漸漸培養付費的習慣,得能順利引進許多大型表演,例如:莫札特的魔笛、郭小莊的雅音小集、美國芭蕾明星舞團、傅聰與瑞士蘇黎士交響樂團、日本神鼓童樂團等等。還自製《蝴蝶夫人》歌劇公演,實屬難得。林榮德、施明世等籌畫的四次「國際青年音樂夏令營」,以第一屆為例,共六百多人參加,在文化中心展開十一天的研習活動,可見其盛況。
長年策畫的展覽中,最值得稱道的是南台灣新風格,陳永源不但率先推介抽像藝術,更透過展覽,帶出多位新生代藝術家,陳永源真是厥功奇偉!而文化中心的個展,從到家取件、佈展,展後送件到家,都由文化中心包辦,就是陳永源對藝術家貼心的服務。
如何找回府城文化的榮光,找回被遺忘的「根」?陳永源策畫:發現鹿耳門、發現北汕尾、發現王城、發現全台首學、發現運河等系列文化活動。其中,發現王城是陳永源為了保留延平街而採取的迂迴手法。配合出版《大員印象──安平圖像探索》、《台灣街的共同記憶》、《安平文化資產巡禮》、《安平文化學術論文集》,讓更多人了解老街的意義,希望留住老街。
陳永源恢宏的作為還有:成立台南立室內樂團、台南立教師合唱團、發行台南市立文化心季刊、創設府城文學獎等等。兼任台南市文化基金會執行長時,基金會的「魅登峰劇場」成功的演出,牽引出台南劇團的熱潮,包括:那個劇團、華燈劇團、華燈兒童劇團、台南人劇團等等,乃至於老照片的收集,陳永源都有倡導之功。台灣文學館「留」在舊台南市政府,也是陳永源努力的成果。
陳永源事功及於國外,台南、波士頓,「雙城記」第一次文化交流活動,一九九七年六月三日,與美國波士頓文化委員會主任若斯利簽署文化協議書。在擺設中華民國國旗與美國國旗的會場完成歷史任務,陳永源引以為公務生涯最高的成就。
昂然無愧地走完一生,謹以此短文向陳永源先生致敬。
(中華日報前總編輯吳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