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0Comments
40+ 逾半罹代謝異常脂肪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全球約有1/4的人具脂肪肝,是最常見的慢性肝病;國人罹患比例為25~30%,40歲以上成人罹病率更高達40~50%。研究發現,根除之道就是改變生活型態、促進代謝機能及飲食控制。
中山大學代謝異常脂肪肝卓越研究中心、台灣肝臟研究學會及高雄醫學大學合作,29日首度於高雄舉辦亞太肝臟研究學會脂肪肝主題研討會。本次會議匯集來自美、加、英、德、西班牙、澳、日、韓、泰等14國、全球近百名病毒性肝炎、代謝、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肝癌專家學者,共同研討牽涉廣泛而複雜的代謝異常脂肪肝議題,並進行專題講座、科學會議、專業課程及分組討論,發表近200篇研究論文。
中山大學副校長、中心主任兼大會主席余明隆表示,脂肪肝的成因是由於肝臟接收的脂肪過多,以及胰島素阻抗相關的代謝不良或不完全所造成的脂肪堆積,形成惡性循環。脂肪堆積也會造成氧化壓力與肝臟發炎,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近20年來,因社會型態與飲食習慣西化,罹患脂肪肝的中小學生數亦逐年上升。
「代謝異常脂肪肝的第1死因不是肝病,而是心血管疾病」,余明隆解釋,造成代謝異常脂肪肝的因素十分複雜,以非酒精性引起的肥胖最多;但也會與B型、C型等病毒性肝炎產生交互作用;還有血壓、血脂、血糖三高,以及代謝症候群,都與脂肪肝相關而互為因果。脂肪肝不只會造成肝臟疾病,也很容易導致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
研究發現,代謝異常脂肪肝第2死因才是肝硬化或肝癌等肝臟相關疾病,第3死因則是肝臟以外的癌症。余明隆表示,「脂肪肝其實與很多癌症相關,這在過去是比較少見的。」
「代謝異常脂肪肝最大的問題是,患者幾乎都沒有明顯的症狀;很多人甚至都到肝癌、末期肝硬化才會出現不適」,余明隆建議,定期做腹部超音波健康檢查才能及早發現。目前最好、最基本的改善方法就是改變生活型態、促進代謝機能及飲食控制。
由於70%的脂肪肝患者都與肥胖相關,如果能減掉現階段體重的5~10%,就能明顯降低肝臟脂肪堆積與發炎程度;若能減重10%以上,甚至還能逆轉肝纖維化。